首页 > 产经 > 财经 > 正文

情系民生 守护秦巴绿水青山——一个小山村的生态环保实践

2022-10-27 12:51:5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悠悠汉江,惠泽生灵万物,穿安康城而过,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活力与生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也为华北地区送去丰沛的水资源。为护好这条“绿色生命线”,安康城区以东四五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一个由中国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计划”资助、公益环保组织发起、社区村民参与的汉江水源地小流域环保实践已经开展了近四年时间。
  
  山村展新颜:
  
  几十年见不着的白鹭又飞回来了
  
  2022年9月20日,记者跟随安康绿色秦巴环保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鹏博,来到了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绿意盎然在苍翠的山峦之间,让人心旷神怡。与多数地处城郊的村庄一样,这里的青年大多外出务工,潺潺流水和不时传来的鸟鸣声,让山村更显静谧。而与印象中的农村不一样的是,水泥铺就的村路和居民门前的小院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整洁的村貌令人耳目一新。
  
  说起文化村这几年的变化,村环保顾问、72岁的徐智凤仍然记得第一次与李鹏博的对话,“我问他你们是干啥来的,他说我们是保护水源的”,这句话给徐智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村里大多数人没有环保意识,洗衣粉袋、废旧衣物就随便扔呢,堆积得多了都能把沟里(小溪)的水堵了。2019年小李他们来了,组织村民成立了环保志愿队,我们有两个人担任环保顾问,负责通知、组织村民参加环保活动……把垃圾捡走了,空气好了、水也清了,大家确实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好处,参加活动都积极得很。”
  
  “你看沟里的水多清的,地上有垃圾谁看见了都会自觉捡起来,谁家再没把房前屋后搞整齐,会让人笑话的”,同为村环保顾问的73岁老人李辉智对记者说,“有些厨余垃圾、菜地里的烂菜叶就直接扔到堆肥点,也没啥味道,不臭”。记者看到,这些直径1.5米、深约0.8米的堆肥点,容纳了果皮菜叶等易腐物质,经过发酵、腐熟,原本的废物就变成了环保的有机肥,在文化村,这样的堆肥点已建成了50多个,有机肥代替化肥,为村民提供了安全、绿色的蔬菜。
  
  而在李鹏博看来,堆肥点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沉积,正是导致农田面源污染的源头,文化村多为坡耕地,雨水的冲刷会使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残留流入河流。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捡拾、集中放置垃圾,多使用有机肥,进行人工除草,使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环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为控制水源前端污染的重要手段。
  
  “文化村水源最大的污染物主要是总氮超标,2019年我们启动了‘社区参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项目,通过在石岭沟小流域选取10个点位进行了一年的监测,结合专家建议,采取了‘前端减源+中端消减+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措施,我们希望采用的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污染方案,‘生态廊道+人工湿地’就是治理中端污染的主要方式”,李鹏博介绍道。在文化村三组,一条小溪从坡耕地流入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这也是文化村建设的两片湿地中最大的一片。去年5月,在众多村民义务劳动参与下,绿色秦巴通过在地面开挖S形沟渠,栽种芦苇、香蒲等可以吸附污染物的植物,建造出这片湿地,原本几分钟就流到下游的溪水,现在要在湿地里循环净化40多分钟才能流出。可喜的是,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很显著,水中的总氮含量明显降低,监测数据显示原本的四类水质已经净化为二类。
  
  “环境好了,村里几十年都见不着的白鹭又飞回来了”李辉智老人高兴地说。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石岭沟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余种、昆虫类40余种、植物类120多种、鱼类10余种……有千万条像石岭沟小流域这样的细小支流,从山涧汩汩流出汇入汉江,相伴秦巴绿水青山常在。
  
  一群人的公益力量:
  
  送到北京去的水,我们要保护好
  
  “我们这里的水要送到北京去,可要把水源保护好”,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不约而同说起这句话。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南水北调水源地人民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没有报酬、自愿参与,巡查河道、清理淤泥、捡拾垃圾、挖建湿地……从十来岁的学生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环保意识已经融入村民的生活,保护环境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目前,文化村已经成立了11支环保志愿队,志愿者也由最初的15人发展到如今的160余人,他们平均年龄50多岁,女性占比七成以上,成为守护文化村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对于绿色秦巴来说,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并不容易,资金不足对大多数公益环保组织来说是经常面临的问题,绿色秦巴也不例外。“开展一个公益项目,往往需要多方助力,除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村民的配合、专家的指导,资金缺乏也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一个方面”。李鹏博坦言,在石岭沟“社区参与南水北调汉江水源地涵养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边是在社区村民的大力参与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一边则要面对原定项目资金逐渐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况。幸运的是,多方寻求资金支持的过程中,李鹏博遇到了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计划”,相同的环保理念让他们一拍即合,民生银行两年时间内为该项目提供5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绿色秦巴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据了解,2015年,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旨在关注和支持公益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系列活动资助有发展潜力及社会影响力的组织及项目。目前,“ME公益创新计划”已连续举办七届,包括绿色秦巴在内的来自全国 15 个省市区的 26 家机构入选“ME 公益创新计划”,并获得ME公益创新资助基金共计1470 万元。
  
  “ME公益创新计划坚持ESG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公益模式,倡导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使其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ME公益创新计划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体现了民生银行‘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担当。”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办公室负责人这样表示。
  
  多年来,“ME 公益创新计划” 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社区发展、教育支持、健康福祉、生态文明等众多领域,已为 161 个公益项目提供创新资助基金,累计捐赠 9298 万元,项目直接受益人数 25 万人次。
  
  编辑:媛媛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