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

2021-06-27 20:56:1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文/王宜振
  
  什么是意象
  
  抒情诗除了它的主观性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意象性。在我们接触诗歌以后,其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意象。可见,意象对我们并不陌生。可我要问:什么是意象,为什么又要在写诗的时候,常常要用到意象?恐怕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回答的了!下面,我想给同学们谈谈意象的问题。
  
  一个诗人要写诗,他的第一步就是将外部的现实世界(也可以叫做物理世界),化为心理世界(也可以叫做主观情思)。但这还不够,还不能写出一首诗来。他还要进行第二步。这第二步就是将主观情思化为意象。那么,什么又是意象呢?我们说:意象,意象,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房屋、道路等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光“象”还不行,还得给“象”吹进去“意”。有了“意”才能叫意象。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大家注意这里的“烟霞”和“草木”,虽然与大自然的“烟霞”和“草木”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进入诗人的内心后,经过诗人心灵的加工和照耀,也可以叫做酿造,已经变得似而不似,不似而似。那么,这个“烟霞”和“草木”就可以称之为“意象”了!所以,我要说:意象不仅是对外在现实的一种反映,更是一种突破和创造。
  
  下面我们来看元代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 、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大家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象”,这么多“象”的组合,如果诗人不吹进自己的“意”,也只能是一堆“象”的堆积。而有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意”吹进去了。前面所有的“象”都变了,它们不再是“象”,而变成了意象。一个诗人,不会对一群“象”感到满足,他总会吹进自己的“意”,把它们变成意象。意和象构成的意象,两者谁是主导呢?我们说,自然是意为主导了!象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的,意在象中,意为象主。枯藤、老树、昏鸦等一系列意象,都是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情绪为主导的。中国人写景很少为写景而写景。往往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语道出了情景不可分,情景交融的道理。
  
  实象和虚象
  
  意象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意象,又称为实象;一种是虚拟性意象,又称为虚象。我们来看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题目是《月下独酌》,也就是月亮下一个人独自喝酒。怎么突然间变成了三个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喝酒的人,把天上的月亮也当成了“朋友”,邀它下来一同饮酒,再加上这个人的“影子”,也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这样,就有三个人一同饮酒了。把月亮和影子都当成“朋友”,这是一种想象,而且是一种文学的想象。三个意象中,有一个实象、两个虚象。独自饮酒的这个人是实象。天上的月亮和他的影子为虚象。
  
  我们再来看我国香港诗人蓝海文的《三个月亮》:
  
  我有三个月亮
  
  一个在空中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枕上
  
  一个缺
  
  一个圆
  
  一个方
  
  缺在天涯
  
  圆在故乡
  
  方从梦中醒来
  
  安抚我的创伤
  
  大家看,三个月亮。在天上的那个月亮,是现实中真实的月亮。这一意象自然是描述性意象,我们又把它叫做实象。水中的月亮和枕边的月亮都是虚拟的月亮,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月亮,是一种虚拟的意象,又称之为虚象。接着,诗人对三个月亮的形状进行了描写,即一个缺、一个圆、一个方。接着写缺的月亮在天涯,圆的月亮在故乡,方的月亮从梦中醒来,安抚“我”的创伤。当诗人沉溺于异乡的缺和故乡的圆的时候,恍惚中好似一场梦,从梦中醒来,才发现自己客居异乡,枕边还仿佛留有月的残香。再仔细一看,枕头也仿佛变成一轮方月,正从梦中向“我”走来,来做什么呢?原来是来安抚一个游子心灵的创伤。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两种意象的交融,使诗有虚有实,虚实相间,从而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难以名状的思乡之情。
  
  我们来看我写的一首诗,叫做《大太阳的小房子》:
  
  太阳很大
  
  房子却很小很小
  
  谁要是不信
  
  请往露珠里瞧瞧
  
  一个又红又大的太阳
  
  躲在小小的露珠里微笑
  
  也许太阳会变魔法
  
  在天上很大很大
  
  走进小小的家
  
  就变得很小很小
  
  小诗写了两个太阳,一个是天上的太阳,一个是露珠里的太阳。天上的太阳很大,它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那么,露珠里的太阳呢?露珠里的太阳很小很小,它是虚幻的,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在这里,那个天上的大太阳自然是实象,露珠中的小太阳就成了虚象。这首诗实象和虚象巧妙搭配,构成诗的奇趣,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鲜而有趣的审美愉悦。
  
  主观情思只有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
  
  大家会问:写诗,为什么要把主观情思转化为意象呢?主观情思直接宣泄行不行呢?我的回答:不行!因为诗最大的一忌,就是直接说出情思的名称。我要说:抽象的情思只有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
  
  我们来看著名诗人鲁藜的《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小诗只采用了“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加以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诗人为什么不选择别的意象,却偏偏选择“珍珠”和“泥土”两个意象呢?珍珠大家都知道,它在生活中十分珍贵。把自己喻为珍珠,自然会时时小心地珍藏,唯恐被丢掉和埋没。这种心情,自然是十分痛苦的。小诗的前两句,道出了自己成为珍珠的苦衷;下两句,小诗来了一个大转折,既然成为珍珠有那么多痛苦,倒不如把自己变为世界上极普通的泥土。泥土可以给人们铺筑道路,当人们在泥土铺筑的路上走来走去时,泥土便实现了它的自身价值。试想,能够让别人在事业上获得种种成功,而为成功铺筑平台的人,该是多么的欣慰。把主观情思转化为意象,意象的选择十分重要。诗人在这里选择“珍珠”和“泥土”两个意象,其目的在于两个意象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对比中去发现生活中的深层哲理。诗人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此,还在于把这种个人经验提升到普遍真理。这自然是一种大手笔,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从《泥土》这首诗,我们会从中得到启迪。诗人要写出好诗来,必须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转化为经过选择的意象,才能成为诗的艺术。这也是诗之所以成为文学中的颠峰的重要美学原因。
  
  我们再来看一首我国台湾诗人杨牧的《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在这首诗中,诗人杨牧把自己的主观情思,化为诗中两个主要意象,即“故乡”和“画”。这一步十分重要。这是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关键一步。那么,这一转化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诗人产生这一转化,要经过两个重要的步骤,其一是对外在现实的审美观照产生审美对象;其二是对审美观照的审美对象产生意象(又可以称之为心象)。自此,诗人笔下的故乡就变了,变得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诗人在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这幅画是铺在地上的,诗人可以在画中走来走去;当诗人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这幅画是挂起来的,虽然一抬头可以看见,却在月下隔着一层薄薄的纱。诗的艺术,是抽象的情思与具体的意象的统一。这也是诗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主观情思如果不用意象去表达,用语言行不行?我要告诉大家:用语言表达是很难表达的。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而诗又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古人想出了最好的替代方式,那便是化意为象。这样就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这就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让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去揣测。这就叫“立象以尽意”。也只有立象,才能传达诗人的主观情思,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
  
  我们来看我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人从大陆到台湾后,思乡的乡愁怎样表达?如果用语言去表达这乡愁,是十分困难的。乡愁又是十分抽象的一种情绪,要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诗人只有将乡愁转化为意象,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这样才容易表达出来。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这四种意象。这就把“乡愁”这一心灵之物现实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国家、民族之愁,这不仅是诗人对个人人生经历的浓缩和概括,而且把乡愁演化为荡气回肠的祖国之思,令人遐想和回味。可见,意象是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也只有使用意象,才能把满腔情思完美地表达出来。
  
  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热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著名的抒情短诗,是诗人在1938年8月写下的。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诗人拿起了战斗的笔。诗人心中,凝聚着对强盗的无比痛恨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可这一腔情思该如何表达?诗人深知,只有将这一腔情思化为意象,才能尽言,才能表达出来。在这首诗里,诗人选择了四个意象。第一个是土地意象。即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是一个灾难意象,它向我们兴发出了一种苦难感;第二个是河流意象。即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是一个悲愤意象,它向我们兴发起了一种奋起感;第三个是风的意象。即无休止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是一个反抗意象,它向我们兴发起了一种战斗感;第四个是黎明的意象。即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是一个希望意象,它向我们兴发起了一种光明感。这四个意象和它们的组合顺序,是艾青一腔情思的倾泻。他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诗为武器,号召广大的爱国者,在灾难、痛苦中奋起抗争,争取一个光明的前程。小诗一开头,就以鸟儿做比喻。第一节最后两句,诗人借鸟儿死后,连羽毛也烂在土地里,表达了诗人的献身精神和对土地的深深眷恋。
  
  小诗的第二节,只有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看起来十分朴素的诗句,却凝结着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此两句是诗人情感的喷发,也是诗人满腔热血的凝结。难怪这么多年来,此诗一直在广泛流传。尤其是最后两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句。意象的使用,使诗人在象中得意,在有限中找到无限,使小诗内涵深刻,意境深邃,成为人们常读常新,永远难以忘怀的名篇。
  
  一个诗人,其本领是营造意象。营造意象的核心是意与象的融合。诗人给读者一个意象,就等于给读者一片云彩,让读者去领略整个天空;给读者一片绿叶,让读者去领略整个森林。
  
  一首诗,可以由多个意象组成。在多个意象中,又有主导意象(又叫中心意象)。在主导意象之外,又有非主导、附属的、衍生的意象。这些意象有疏有密、疏密相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诞生了一首诗。
  
  编辑:张媛媛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