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要有第三只眼睛

2021-05-19 22:42:4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编者按:
  
  由陕西省关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教委员会共同主办,阳光报等单位承办的“童诗心语歌百年”活动,得到各地学校的热烈响应,来稿像雪片一样飞往大赛指定邮箱。
  
  在大赛征稿过程中,本次大赛评委会主任王宜振老师在组委会举办的论坛会上,对本次大赛题目的解读和辅导进行了深度总结,令很多对题目感觉太大、不好写的同学茅塞顿开。随后,组委会也收到了小诗人们发来的不少好诗。
  
  在此,把王宜振老师的《诗人要有第三只眼睛》推荐给所有爱写诗、想写诗、想把诗写得更好的同学们,让我们用第三只眼睛去发现和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写出更多的好诗。

 

 
      王宜振,男,汉族。山东省东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陕西《少年月刊》杂志社主编。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著作50余部,代表作有诗集《笛王的故事》、理论集《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上下册)。作品先后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文化部蒲公英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柳青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和图书大奖;40多篇作品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等多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还有部分作品入选香港中小学语文课本。被诸多评论家誉为“中国儿童诗第三座艺术高峰”。
  
诗人要有第三只眼睛
  
王宜振
  
两只眼睛不够用
  
  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两只眼睛。两只眼睛很小,可是它们很神秘。为什么说它们神秘呢?因为世界上许多庞然大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眼睛。譬如汽车、火车、楼房、高山、大海、白云、蓝天等等。总之,小小的眼睛,可以装下一个无限大的世界。
  
  关于眼睛,一个年仅8岁的小朋友,叫陈科全。他写了一首小诗,叫《眼睛》: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
  
  也装不下
  
  小诗写眼睛很有趣。说大,大到装下整个世界;说小,又小到连两行眼泪也装不下。小诗从大和小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入手,揭示了生活中的哲理,从而引起人们一连串的思考。同时,也说明两只眼睛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它只看到一个我们常见的外部世界,我们又把它叫做物理世界;可它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又把它叫做心理世界。内心世界的东西,用什么来看,两只眼睛已经无能为力。那就必须要寻找第三只眼睛。我们说:诗和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表现外部世界的,而诗则是表现内心世界的,是内心世界产生的。那么,我们要用眼睛去发现诗,看见诗,那就必须用第三只眼睛。诗人,恰恰是这个世界最特殊的人,他们都长着第三只眼睛。
  
  找到了第三只眼睛
  
  我们说:我们要发现诗,寻找诗,必须先找到第三只眼睛。那么,第三只眼睛又在哪里呢?我们来看我国台湾著名诗人林焕彰的《妹妹的红雨鞋》:
  
  妹妹的红雨鞋,
  
  是新买的。
  
  下雨天,
  
  她最喜欢穿着
  
  到屋外去游戏,
  
  我喜欢躲在屋子里,
  
  隔着玻璃看它们
  
  游来游去,
  
  像鱼缸里的一对
  
  红金鱼。
  
  这首诗写了什么?同学们自然会回答:红雨鞋。可当妹妹穿着红雨鞋到屋外去游戏时,这对红雨鞋就变了,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一对红金鱼。这种变化,并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一种根本的本质的变化。红雨鞋是无生命的物体,而红金鱼是一种有生命的动物。红金鱼不再是红雨鞋,而是一种新形象、新事物。我们不仿看看:红雨鞋又是怎么变成红金鱼的?换句话说,我们要问一声:红金鱼是怎么产生的?是两只眼睛看到的吗?显然不是!那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是诗人内心的心觉产生的。诗人隔着玻璃看去,雨中白茫茫的世界,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鱼缸。小妹妹穿着红雨鞋跑来跑去, 就像在这个大鱼缸里游来游去。那么心觉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人有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因而人就有了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刚才我讲了,诗人同普通人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诗人比普通人多了一觉。这一觉便叫做心觉。同学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的眼睛,就是心灵的眼睛。心觉产生的东西,通过眼睛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诗人的第三只眼睛。
  
  那么,心觉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地上冒出来的吗?显然都不是。我们说:小说、散文是叙述世界的;诗是体验世界的。体验是什么意思?体验是说外部世界的事物,来到人的内心世界以后,会发生一种变化。使外部世界的红雨鞋变得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譬如说红金鱼吧,红金鱼和红雨鞋有相似的地方,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东西,恰恰就是诗。诗是一种心灵的酿造过程,就同米酿造成酒一样。我们说:诗是情感的艺术。诗与情感有关。当诗人把情感投放在红雨鞋上,心觉里就产生了红金鱼。这也是诗人对生活观察、体验、升华的结果。
  
  第三只眼睛把我们带进诗的世界
  
  找到了第三眼睛——心觉,也就找到了诗。人们常常把心觉又称之为“心眼”。在创作上有一种说法, 叫做“肉眼闭而心眼开”。“心眼”就是诗人的特殊的眼睛。我们来看望安的《白蝴蝶》:
  
  我在门前等妈妈,
  
  草地上开满金盏花。
  
  一只白蝴蝶轻轻飞,
  
  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
  
  我想起亲爱的妈妈,
  
  她穿着美丽的白大褂,
  
  带着托儿所的小娃娃,
  
  在草地上玩耍。
  
  妈妈像那白蝴蝶,
  
  娃娃像那金盏花。
  
  白蝴蝶轻轻飞,
  
  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
  
  在这首小诗里,诗人写的是什么呢?有的同学会说:诗人写的是白蝴蝶和金盏花。那么,这个回答对不对呢?这个回答自然是对的。白蝴蝶和金盏花,是我们用两只眼睛从外部世界看到的。如果用诗人的第三只眼睛去看呢?还是不是白蝴蝶和金盏花呢?不是了,它经过诗人内心世界的酿造,发生了变化,变得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穿白大褂的妈妈和托儿所的小娃娃。白蝴蝶变妈妈,金盏花变娃娃,这是根本性的变化,是两种不同形象的变化。这样一变,就产生了诗,产生了诗意。所以,我要说诗是由外部世界进入内心世界的产物。
  
  我们再来看王宜振的《石片与鸟》:
  
  薄薄的石片
  
  贴着水面在飞
  
  鱼儿探出水面
  
  以为来了一只鸟
  
  薄薄的石片
  
  贴着水面在飞
  
  乌龟咕噜着小眼睛
  
  把它认成一只鸟
  
  薄薄的石片
  
  飞起来就是一只鸟
  
  只是这只鸟很奇怪
  
  浑身没有长一根羽毛
  
  诗人在这首诗里,写的是什么?从外部世界来看,自然是石片。那么,用诗人的第三只眼睛来看,又写的是什么呢?还是不是石片呢?不是了,它变了,它变成了一只鸟。鸟和石片有没有相似之处呢?自然有。它们都有飞翔的本领。可它们又有不同。石片是无生命的物体,而鸟则是有生命的动物。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有着本质区别的形象。前者是自然存在的,后者是人的心觉产生的。可见,两只眼睛发现的是散文,第三只眼睛发现的才是诗。
  
  我们再来看林焕彰的另一首诗《影子》: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一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一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这首诗写了什么?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影子。影子人人都有呀,我们在座的,又有谁没影子呢?影子是我们终生的伴侣,它同我们十分熟悉。可要就“影子”为题,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还要写出新意,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在这首诗里,从外部世界看,的确写的是影子。可当它进入诗人的心理世界以后,影子还会不会再是影子呢?不会了,它变了,它变成了好朋友和小黑狗。这也是诗人的心觉产生的,是诗人的第三只眼睛看到的。那么,为什么在这里变成好朋友和小黑狗,而不变成别的什么呢?这是影子和人的一种神秘关系决定的。影子和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好朋友、小黑狗同人的关系。他们相互忠诚又形影不离。诗人把影子同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好朋友“常常陪伴我”和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写出来,真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我们说:写诗是玩文字的游戏,林焕彰自然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他能把无生命的影子,玩出有生命的好朋友和小黑狗,谁又敢说他不是一个大玩家呢!
  
  我们再来看梅绍静的《三片叶子》: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么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黑格尔说过,诗人“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新的诗性世界。”创造这种诗性世界靠什么?靠的是眼睛,说具体一点靠的就是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很神秘,它是沟通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桥梁。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第三只眼睛进入内心世界。使之幻化成独特新颖的诗的意象,从而进入一个诗性的世界。
  
  我们来看这首小诗。小诗写了一棵树,一棵被伐走了只剩下一个树桩的树。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在诗人看来就不一样了,诗人是一个特殊的人,诗人有第三只眼睛。在诗人看来,伐走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伐走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活生生的生命,伐走了生机勃勃的满树春光。这样的一种感情,聚焦在伐走的那棵树的树桩上,再聚焦在树桩伸出的一条绿茎上,最后聚焦在三片嫩绿的叶子上。在诗人的第三只眼睛看来,这不是三片嫩绿的叶子,而是三只活泼可爱的小鸟。这三只小鸟,既是树的代言人,也是诗人的代言人。它们不但骄傲地站在树桩上,而且还在歌唱,还在呼喊。呼喊什么呢?呼喊那永远被剥夺的满树春光。这里不仅有了诗,也有了诗的内涵。小诗的结句不仅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也令人咀嚼和回味。
  
  我们再来看我写的另一首诗《我的爸爸从大海回来》:
  
  我的爸爸
  
  从大海回来
  
  我无法测算
  
  爸爸的目光里
  
  含有
  
  多少盐
  
  我更难以预计
  
  爸爸的胸膛里
  
  容纳
  
  多少蔚蓝
  
  守住爸爸
  
  就等于
  
  守住
  
  一个大海
  
  爸爸
  
  使我这个
  
  从小没有见过
  
  大海的人
  
  从此
  
  有了一个大海
  
  相伴
  
  爸爸从大海回来,以普通人的眼光,也不会发现爸爸有些什么变化。但是诗人就不同了,诗人有第三只眼睛。用诗人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爸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目光里含有盐,有咸咸的味道;胸膛里容有蔚蓝,有大海的颜色。这里的爸爸,不再是原来的爸爸,而是一个身体携有大海的爸爸。这是诗人心灵酿造后的爸爸,是诗人心灵化的爸爸;这里的大海,也不是原来的大海,而是诗人心灵酿造的大海,是诗人心灵化的大海。外部世界的大海,一旦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变了,变得似而不似,不似而似。自此,诗人的人生经验,获得了更丰富、更具魅力的新形态。这便是梦中的人和梦中的海了。诗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通感力,从客观世界进入主观世界,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这就是这首小诗的神秘之处,它带领我们享受梦幻的愉悦。
  
  同学们写诗,一定要拥有第三只眼睛。大家会说:“王爷爷,我们没有呀!”我要说:“看,大家都有。”只要你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感受大千事物,不仅仅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整个身心去拥抱事物,不断丰富和升华自己。你就会拥有一颗诗心,拥有第三只眼睛,你就会发现和获得更多的诗意,也就会发现美和创造美,写出有着丰富创造力的好诗来。
  
  实习编辑:胡书凡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