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浮世风尘》

2019-07-31 07:01:5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主办、西安晚报和阳光报社承办的“我爱祖国学生书信征集活动”,自6月2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目前,组委会的投稿邮箱2139533627 qq.com已经收到了近千位学生交来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业——写一封信!
 
  为能给更多参赛者以积极引导,组委会决定从即日起开设专栏,不定期公开展示入围作品,除在报纸上发表外,还将在“少年家国信”微信公众号等合作平台推广。


 

尊敬的高和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于西安的初一学生。第二十九届书博会即将在古城西安举行。身为一只“书虫”,回顾我这并不算长的读书路,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当时读书的开端——您的那本《浮世风尘》。
  
  这便是我的启蒙书了。
  
  我从小并不是神童,但却格外的对文字类的东西感兴趣:报纸、菜谱、广告以及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书。图画翻腻了,就开始把目光转向父亲的书架。说来也是奇怪,书架上那么多书,当时的我却独独挑了一本最不可能的书——《浮世风尘》。或许是因为它太过不同——黄色的封面,黑色的标题,被周围一圈跳动着的火焰围着,有种朦胧但刚硬的美感。按理来说,当时六岁的我,阅读一本三十九万字的长篇小说还太过吃力,但我真的就将书当宝贝一样搂着,真的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起来。大概看了三四个月吧,竟然就从封面看到了封底,并回味了很久。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算得上是一块新大陆了:不同于报纸的千篇一律,不同于童话的甜美单调,这是独属于小说的魅力,无一可与其比拟。
  
  现在再来看。人情冷暖,世事无常,上一秒某人的行为令人仿佛处在三伏,下一秒就可以被人性伤得如在三九。就像眼前的遮蔽被猛然撕开,黑白颠倒,昼夜反转,顷刻间,所有你从未见过、从未知道、从未了解的事物赤裸裸的倒在地上,就那样毫无遮拦的呈现在你眼前,是好是坏,无一例外,就如同一摊云蒙在心头,眼睛刺得发痛,甚至有些喘不上气。尽管它并不是系列,但它仍让我经常性的觉得很重、很重。“浮世流转,风尘仍存。”这是我对它的总结。
  
  精彩是毋庸置疑的:曲折与平缓,高潮或低谷,两代人的一辈子在这个由黑字白纸组成的世界里被勾勒出血肉。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没有一定的坏,每个读者就像被蒙住眼睛的行者,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情绪交给作家去带动,但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到哪里,算不上是心惊肉跳,心却也是被绳子牵着的,夹杂着一点雀跃着的期盼与不安。懒洋洋的灯光,落地的窗帘,一把柔软的旋转椅子;沉重的黑土,纷扬的红旗,以及阴阳两面的东京……看到许宗衡当清洁工,受人欺负的时候,内心突然会泛起疼的或是涩的波澜;黄大满死了,眼眶也会泛湿,心里想着,这是个坏人吧,却又说不出口,似是不忍,但又觉得应该,为其难过,却又觉得不值得;鞠红旗口中讲了义气反身就要饭钱,理性上果断厌恶,感性上却找不出不对的理由……内心兵荒马乱,就仿佛我也处在那个动荡飘摇的时代。甚至我有时会处在一种恍惚状态,任由脑海里的情节徘徊。真是“书中人为我,我亦书中人”了。自当时直到现在,无论是什么文体,我总是更偏爱小说,想是昨日埋下的种子,今日冒了芽。
  
  说来惭愧,目前我并没有读完您的全部小说。但是那一本,在我心头的地位是极高的。我想,它一定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我们都是西安人,都是和这片土地剪不断关系的人。身为一名“书虫”,我极其希望您能够出现在第二十九届书博会上。若我能见到您本人,我无疑荣幸之至。
  
  我时刻期待着。
  
  您的小读者:陈可菲
  
  2019年7月25日
  
  (作者为西安高新唐南中学 T2班学生 指导老师:冯雪)
  
■ 幕后故事
  
  小“书虫”陈可菲
  
  近日,本报推出了“我给书博会写封信”专栏,在众多信件中,有两封信颇受组委会评委青睐,仔细查阅来稿,这两封信的作者竟是同一个人。记者联系到这位来自西安高新唐南中学的陈可菲同学,她说,阅读对她来说是一种放松方式,是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过程,她会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让自己的阅读时间更充分。
  
  别看她还是一名初中生,但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人物传记、小说。陈可菲告诉记者,她从三四岁就对文字很感兴趣,六七岁便开始正式读书。她说,高和先生是她人生中长篇小说的启蒙作家,对她的影响非常大,认为他的文笔很有深度、作品代入感非常强,她希望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像高和先生一样,可以让读者和她一起哭、一起笑。虽然现在学习的时间比较紧张,但她还是利用周末、课后的空余时间,读一些现实主义的书。
  
  陈可菲的另外一个人生标杆,就是作家郑渊洁。陈可菲说,她佩服他的正直、他的敢作敢为,他的文章中每一个原型,都是身边有血有肉的人。
  
  也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陈可菲的父母平时也很爱看书,在她的读书路上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陈可菲的妈妈说:“在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互相交流感想,没有谁对谁错,而是很平等地从各自立场出发,去了解别人的立场,也让她明白看事情不止一面。”
  
  陈可菲还推荐了很好的阅读方法,就是摘抄。遇到语言文字有感染力、情绪特别浓厚的话,她就摘抄下来,从遣词造句、断句节奏等去不断地琢磨、思考,还会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也许三两句话,只是把这些保留下来,也有可能变成她作文的一个素材。记者  杜丽芳

编辑:徐瑞霞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