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落雪簌簌——冯晓军山水画

2022-08-09 16:06:1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冯晓军:陕西岐山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二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未央区美协副主席。
  

 
 
落雪簌簌

叶峰
  
  某年岁寒,一冬无雪。在惶惶之中过完春节,一觉醒来,窗外已是银装素裹。正欲推窗穷目,晓军的电话急切切打进来:看雪去!我们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仓皇逃离水泥楼群,撒着欢向山坳中遁去。行至深山,四野无人迹,雪落声簌簌。山峦烟树,眼前的山野林莽,在雪衣的轻罩之下,顿显飞白。晓军说:这难道不是一幅最好的山水么?的确,我们做不了青山绿水的主人——渔父和樵夫,但不妨碍我们去摄取自然的灵感。
 
 
  林语堂说: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它如果不能治愈别的疾病,至少能治愈人类狂妄自大的病。晓军爱进山,除了为他的笔墨寻找灵动,为他的意境捕捉气韵,在我看来,还是要在山的伟大面前感受人的渺小,使自身在山野中除掉许多物欲和不必要的烦恼,去苛求哪清心寡欲的功效。这些山峰的静默、伟大和永久性,不但具有治病的功效,更会激发他创作的灵感。
 
  知人品其画。晓军的性情颇有点中庸的风范: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工中偷懒;穷不至穷到付不起一顿请客钱,而有钱也不至有钱到可以完全不工作;书也读读,可是不用太用功;学识颇渊博,可是也不想当专家。这与古人的观点颇也投合:绘画是一种消遣和趣味,不掺杂功利的笔墨才能表达真我,才能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他的这种在动与不动之间寻找均衡的生活哲学也自然体现在他的水墨之间。
 
 
  品画能知人。他的山水里潜藏着明显的倾向——空灵。他的笔墨不猎奇、不搞怪、不无厘头,甚至想回避苍凉和悲怆。我无法尽知他在笔墨和结构上下的功夫,也不知他作画前是否“意存笔先”,但看完之后却觉得“画尽意在”。波澜不惊的水面,自然舒展的枝干,秀美隆起的山峰,以及一抹远山的岱影,上面行云,下面流水,中间草屋,人在天地间不觉促狭,反而享受自然的怀抱,适宜的坐卧行走,闲谈休憩。这不就是他所崇尚的王维的诗意和庄子的逍遥游吗?
  
  晓军告诉我:只有在山里和在夜里,他才觉得适宜遂心。这种平和,使我们能感恩自然的赐予,但最终使我们意识到,宇宙之中,自然为大,人类因其渺小只能融合。我不知能否把晓军的这种表现手法称作二度时空,但品读他的水墨,却使人往往在现实和神秘之间、肉身和心灵之间、尘世和玄冥之间,腾挪游走。
 
案头二则

冯晓军
  
(一)
  
  酷夏里,陆陆续续画了些扇子。
  
  我一直觉得扇子是种带有巨大悲情色彩,它挣扎般地挥舞于炎夏的样子,徒劳抗争的味道,经常让我联想到愚公移山或者夸父逐日一类的老故事,那勉强扇出的几丝还带着热气的熏风,实在有太多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拗。
  
  聪明如古人,必然看出扇子之于驱暑避热,便仿佛一场自我安慰的行为艺术,早早地疏远了其使用价值,其造型美丽做工精巧又往往配着书画题款,开发出审美的功效来。所以一部中国文化史间,关于扇子的印象,不过是烟柳画桥里,依红偎翠间,一应王孙公子卖弄风情的辅助,和方巾长衫玉佩丝履一样,是一个身份与文化的符号。
  


 
  所以说,扇子其实更像是一个隐喻,关乎这个民族性格的隐喻:倔强,高傲,讲究礼法和身份,并且擅长变通。于是扇子就这样轻巧地在历史的缝隙中完成着各种角色的替换。《红楼梦》里它的出镜率高得惊人:袭人赶着去送扇子,才在沁芳桥上被犯痴的宝哥哥当成黛玉吐出一段浓情密意;石呆子有几把名贵古扇,才会被贾赦盯上吃了官司弄到身首异地;便是撒娇弄痴的晴雯,也多亏撕了几把扇子,方才破涕为笑转嗔为喜。
  
  今天我们总归是不怎么用扇子了。不过一个人轻摇一把折扇,终究是更有故事和更有人情味,何况我们已不用考虑如何在夏天生活得更有诗情画意,因为我们已经可以把夏天挡在门外。
  


 
(二)
  
  金农在一则画跋说到:“茫茫宇宙,何处投人?”他的突兀一问,是关乎价值和意义的追寻。生命,总是某些生活片段的沉淀,在岁月里幻化成一个画面,一种声音,或一味清香。在此起彼落之间,你感到了某种幽静,莫可名状,令人心动。这种幽静得之于自然,同时也得之于内心。
  
  吴镇大概是元四家中最清贫的了,还是个“社交恐”,妻子嘲讽他的段子也流传下来。他曾经这么说过:我欲赋归去,愧无三径就荒之佳句。我欲江湘游,恨无绿蓑青笠之风流。学稼兮力弱,不堪供耒耜。学圃兮租重,胡为累其田畴。进不能有补于用,退不能嘉遁于休。居易行俭,从吾所好。顺生佚老,吾复何求也——写诗没有好句子,想做个浪子也不风流,种地没有好身板儿,侍弄花园又嫌租金贵……说来说去,能做的也就是从心所欲罢了。吴镇的画,总是让人觉得“冷”,沉默,安于一隅,厌于表达,一片寂寞和枯槁。琐碎的现实生活与他无关。
  


 
  但好的艺术无法被掩映光芒。艺术是一种人格的参与,荣格说过艺术就是一种神秘的参与。这种参与就是艺术的脉。要从这个角度去找寻到自己的艺术。吴镇固然清贫,但更同情贫苦之人。
  
  爱可画大景,仁者多善心。
  
  编辑:媛媛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