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十年风雨兼程:探寻咸阳高新区追高逐新之路

2022-08-07 21:34:5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刘金 文/图)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22年是咸阳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的第十年,从2012年到2022年这10年是咸阳高新区快速发展的10年,咸阳高新区大胆尝试、创新改革、扩大开放,走出了一条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在西安—咸阳一体化纵深推进和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加快实施的背景下,咸阳高新区已经成为西安—咸阳一体化的排头兵、咸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咸阳高新区实景图
  
  进步快 五年全国排名前进40位
  
  咸阳高新区这10年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春华秋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道路、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1年,咸阳高新区综合实力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上升到第84位,较2015年前进了40位,是近年来排名进位幅度最大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0年来,咸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7.3亿元,进出口总额202.3亿元,成为咸阳重要的发展引擎和增长级。
 
  
  咸阳高新区管委会鸟瞰图
  
  咸阳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赵轶豪说:“咸阳高新区在几年前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当时在咸阳打个出租,给说师傅去高新区,司机都不清楚高新区在哪里。高新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全城向西看,产业在高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如今,我们去市级部门办事或者跟外面一些部门对接,‘高新区’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一张名片了,这都是老一辈的高新人和新一代的年轻干部奋斗出来的。举个例子,市级重点项目从2015年的3个增加到今年的56个,不管是体量、个数,还是投资额在全市都排前列;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22亿增长到2021年的245亿元,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另外,随着高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近几年来参观交流的越来越多了,基本上年均可达3000余人次,这些都是综合实力快速发展的体现。2016年左右我第一次来高新区,当时这里正处于大开发阶段,到处都在拆迁、修路,因为刚下过雨,道路比较泥泞,一脚踩下去再抬起来鞋就不见了。如今的高新区厂房林立、企业聚集、马路宽敞,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新增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渭河边的荒河滩,转眼变成了碧波湾’。随着产业迅速发展、人才不断聚集、环境持续优美,我们也一直坚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蓝光、融创等许多国内大开发商来高新区拿地,地价一度达到了800万元/亩,突破了当时的最高限。”
  
  会招商   围绕产业链定向招商
 
  
  2022年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现场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工作围绕招商转、精干力量围绕招商干。咸阳高新区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和产业需求,大胆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与旬邑等县区在资源、土地、成本等优势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作互补共赢,在招商政策、园区管理、产业协作、项目招引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协同、错位、融合发展。在招商方式方面,高新区目前主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展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投资落户。
  
  在重点区域定向招商方面,高新区始终保持与咸阳市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四个招商分局的紧密沟通联系,并不定期派出招商小分队赴以上地区开展定向招商活动。2021年,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赴以上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十余次,对接洽谈项目近20个。2022年,高新区聚焦首位产业电子显示产业,重点瞄准成渝、合肥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熟地区,研究筛选出与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且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主动出击、定向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并同步吸引一批关联配套企业来高新区就地配套。
  
  高新区始终把服务企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打造“十最”营商环境。对签约落地项目从注册登记、征地放线、要素配置、现场保障上做到“红线外包办、红线内帮办”,同时加大对落户企业定期走访、主动问需、政策宣讲等全程服务工作,不断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方便周到的服务获得企业良好的口碑,实现以企引企。同时,高新区多渠道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如冠捷公司,该公司约60%产品为出口外销,物流运费较冠捷集团其他工厂成本要高,为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运费成本,近年来,高新区管委会多渠道、多举措全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这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各方共同协调推动,中欧班列冠捷专列得以开通运行;积极向上申请降低中欧班列冠捷专列运费,以降低企业运费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围绕产业链招商是咸阳高新区的特色,高新区围绕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合成材料、生物医药4个主导产业,坚持全产业链招商,加快打造千亿级和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电子显示产业通过加快建设G8.5+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加强了对芯片、半导体等配套项目的招引,补齐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打造“芯屏器合”的产业链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秦星雷丁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以乘用车整车生产为突破,大力招引汽车关键零部件、通用零部件等项目,快速形成产业规模;新型合成材料产业围绕天成航材、国科镁业等新型合金材料,加快建设贵金属大宗物流交易中心,招引了一批航空航天、深海装备制造的配套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加快建设生物城及高新医院等项目,由中医药制药向体外诊断试剂、生命科学及干细胞领域拓展。2022年,高新区将继续本着“缺什么招什么,什么弱补什么”的原则,按照“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工作思路,瞄准世界500强、中国100强、行业50强企业,积极洽谈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化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咸阳高新区将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统筹“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和园区配套等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创新要素聚集地、高新产业动力源创新创业示范地,为咸阳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产业强  四大集群优势尽显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
  
  电子显示产业一马当先。这几天,位于咸阳高新区的彩虹股份G8.5+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现场塔吊林立、工人忙碌、建设正酣。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30亩,其中一期投资91亿元,是我省电子显示产业链上又一重大延链补链项目。投产达效后,每年可生产基板玻璃582万片,实现进口替代,解决我国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咸阳市政府以高新区为平台,联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共同出资280亿元,在高新区建设了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围绕该项目,咸阳高新区按照“链条式引入、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先后引进了近40户上下游配套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电子显示全产业链,打造了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成为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兴未艾。咸阳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做大整车、做强配套、做优服务”为主线,围绕投资200亿元的秦星雷丁新能源汽车,已落户蓝光科技、上海航秦、陕西长风动力、奥海新能源汽车线束等25户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等服务平台,提升整车生产配套和研发能力,加快形成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500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势头良好。咸阳高新区依托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等产业,已聚集了步长、康惠、摩美得、修正药业、海天制药等50多户医药企业。目前,华道生物项目已落户,建成后将充分满足西北地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治疗的需求,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同时,咸阳高新区正与武汉光谷生物城规划建设占地62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干细胞、体外诊断试剂等生物制药工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增效,打造500亿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正在建设中的天成航材技改扩建三期项目
  
  新型合成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军工、电子、农业、建筑、汽车、机械、家具等领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成航材是咸阳高新区内一家专业从事钛合金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天成航材技改扩建项目三期开工,该项目新建厂房面积22000㎡,重点引进一套西马克10000t四柱下拉式快锻机组及一套2500t快锻机组。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春国说:“目前,公司在建的西马克万吨四柱下拉式快锻机组已完成所有安装工作,进入热试车阶段,预计将于9月份正式投产;2500t快锻机组已于今年年初正式投产。两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是同吨位下国际最新、最先进的锻造机组,可实现大吨位、高品质锻件短流程制备,解决国家重大装备、重点型号对大规格、高品质钛合金迫切需求,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迭代升级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项目建设钛合金返回料处理系统可实现高品质钛合金制备工艺的降本增效。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大幅提升国产钛合金制备水平和供应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迭代升级创造更多可能,对我国钛合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咸阳高新区已经拥有以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天成航材等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企业82户。蓬勃发展的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项目涉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高端橡胶、金属合金,主要为我国航空航天器材提供密封件,为空客、波音等飞行器配套合成材料,极大地推动了高新区新型合成材料产业的快速崛起,打造300亿级的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集群指日可待。
  
  环境优  配套设施齐全 环境宜居宜业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咸阳渭河高新大桥项目
  
  随着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咸阳跨渭河高新大桥的修建,破除交通障碍、横跨渭河南北的一纸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总投资10.6亿元的咸阳渭河高新大桥项目,北起咸阳高新区高科一路,向南跨越渭河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云杉路,沿线上跨新建河堤路辅道,与现状河堤路平交。路线全长约1803.08m,包括主桥、南北引桥及新建南北岸河堤路辅道、改建南北岸河堤路,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建设规模为双向六车道。目前,咸阳渭河大桥项目桥梁下部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已进入上部结构的钢梁架设阶段,南引桥钢梁架设贯通,总体钢梁架设完成65%,届时将零距离接驳沣西地铁5号线。
  
  咸阳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西兴高速咸阳西出口,到西安高新区仅30分钟;咸平路向北,40分钟可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轨道交通方面: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三期(中华西路站)预计2023年通车,规划地铁11号线、19号线;已建设创业东路、胭脂路、永昌路、纺织四路等道路43条,高科一路、高科三路等高架桥3座,新增里程120余公里,建设完善“五横四纵”骨干交通路网;快速干道两侧绿化长廊全面建成,新增绿化50万㎡;两寺渡公园、湿地公园和咸阳湖二期拥有5000余亩绿地和6000余亩水面,环境宜人;优质教育资源吸引融创、蓝光等国内一线品牌房地产开发商竞相进驻,区域价值全面升级,5万多人在此置业安家;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建设了中韩产业园A区、西部智谷、转型升级示范园、新兴产业基地、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标准化厂房100万㎡以及各类孵化器8家,实现“拎包入驻搞科研,标准厂房做转化”。
  
  后劲足 秦创原驱动建设西安都市圈“核心区”
 
  
  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规划蓝图
  
  秦创原作为全省创新驱动的总平台,对于陕西经济全局的发展意义重大。咸阳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为统揽,全域承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拥有6000㎡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正在建设1万㎡的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提供10万㎡科技成果转化场地、4.5万㎡专家公寓及配套设施、2.5万㎡众创空间、30万㎡标准化厂房,为未来行业领军人物、博士后、国际人才落户提供平台支持和舒适的人居环境。作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咸阳高新区距离秦创原总窗口沣西新城仅一河之隔。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总规划用地约3150亩,总投资约200亿元,项目已于2021年动工,主要打造集科研、办公、住宿为一体的智能化新型示范区和承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的核心区。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将通过咸阳渭河高新大桥与河南岸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相连接,将更多的产业、科研成果转化、高端人才等引流至咸阳高新区,科创产业同频共振。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吸纳涵盖农业水土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9大领域共计1240个高科技项目提交入湾申请书,意向入湾项目持续聚集发酵,预计将为湾区会聚各类人才逾万名。据了解,目前咸阳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为3.9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约占70%,随着咸阳高新区人才招引、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必将成为省内外大学毕业生青睐的创业就业热土,高新区将承担起合力建设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的重要使命。
  
  光阴十载,只是序章;初心不改,再次启航。下一个十年,咸阳高新区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抢抓机遇、找准定位,以强烈的高质量发展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抓牢并用好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西安都市圈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等重大政策利好,解放思想、破局开路,在激烈竞争中抢占优势、赢得主动;做强产业、壮大集群,聚焦科技创新、突出成果转化,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围绕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优化产业生态,积极承接西安等地区产业转移,立起“以亩均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的鲜明导向;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抓手强化生产建设要素保障,对重点龙头企业和项目专班专组搞好贴身服务,打造高端人才聚集、高新企业成长的热土,使咸阳高新区成为全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编辑:李瑜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