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刷屏央媒!曲江实力出圈

2021-10-10 13:48:39   来源:曲江新区供稿  

  这个国庆假期,你是怎么过的?
  
  在这举国同庆的十一长假里
  
  曲江新区真是火!到!爆!
  
  绵延的阴雨也无法阻挡大家出去玩的脚步
  
  CCTV1《新闻联播》、CCTV2《经济信息联播》
  
  CCTV4《今日环球》
  
  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
  
  各大媒体都不约而同将视线聚焦在曲江
  
  向全国人民呈现着曲江新区浓浓的节日氛围
  
  快跟随步伐一起去看看吧!
 
  
  央视聚焦
  
  曲江超高人气引关注
  
  10月1日
  
  CCTV1、CCTV4、CCTV13
  
  分别报道西安城墙永宁门
  
  精彩上演快闪活动喜迎国庆
  
  鲜艳瞩目的巨幅五星红旗
  
  与“爱我中华”方阵亮相南门文化礼仪广场
  
  与一旁的国庆主题氛围、金甲武士、秦岭四宝
  
  共同构成一幅喜庆祥和的盛世画卷
 
  
  10月5日
  
  CCTV1“新闻联播”报道了
  
  在陕西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
  
  人们品老字号美食、听秦腔古韵
 


  
  10月7日
  
  CCTV2“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了
  
  大唐不夜城十一期间
  
  “千灯迎宾客,入夜犹盛景”
  
  每晚都有精彩演出
  
  沿街老字号商铺热闹非凡
 
  
  新华社
  
  西安:老街区焕新颜
  
  创意“解锁”古城“新玩法”
  
  在大唐不夜城,与“不倒翁小姐姐”久别重逢,和“李白”吟诗作对;在西影电影圈子,唱影视金曲、看艺术展览、逛手工集市;在易俗社文化街区,吼秦腔、听相声、咥美食……今年国庆假期,西安多个街区化古为今诠释城市文化符号,让市民游客感受千年古都的新鲜活力。
  
  “老网红”新意足再获“热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晚的大唐不夜城华灯璀璨,一袭白衣的“李白”与游客你一句我一句地对诗。对诗成功的游客会获得“李白”送上的肉夹馍。
 
  
  作为西安的老牌网红街区,大唐不夜城在这个国庆假期因“与李白对唐诗可得肉夹馍”再度登上热搜。充满趣味的互动赢得游客与网友一致好评。有网友表示:“旅游的同时还能长知识,西安古都文化气息浓烈。”
  
  游客们对古诗的熟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扮演李白的杨理驰很是惊喜:“我没料到会有这么多游客参与互动。个别有难度的诗句,大人答不上来,小朋友都能对答如流。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传承。”
 
  
  据杨理驰介绍,街区工作人员经常一起“头脑风暴”,想方设法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当代人喜爱的旅游体验,让传统文化丰富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从“不倒翁小姐姐”到“复活”唐代名画《捣练图》,再到“李白”与游客对诗,大唐不夜城始终在用创意让传统文化变得可互动、更亲切,也一次次因此“出圈”登上热搜。
  
  百年剧社“古调新弹”
  
  在西安市中心的易俗社百年博物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易俗社经历战火延续至今,传承秦腔的艺术之魂。
  
  今年,西安以“易俗社”为文化品牌,以秦腔文化为特色,以“街、坊、巷、院”为基础,打造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全新亮相。
 
  
  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与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比邻,全景式展示了中国秦腔艺术发展历程。在街区中心,一座仿明清风格的戏台上不时有好戏登场,吸引戏迷票友跟着合唱。
 
  
  街区地下一层,一条复古文化街带游客“穿越”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安。溜冰场、小人书摊、自来水站等场景,唤醒老西安人的旧时记忆。西安饭庄、同盛祥、五一饭店、白云章、新中华等老字号西安美食,满足游客一站式“咥”美食的需求。
 
  
  年过五旬的西安人杨帆特地“带着回忆”来到易俗社文化街区。“百年易俗社和全新的文化街区,是古韵与新声的碰撞。”杨帆说,“在这样的街区里,听一段秦腔,吃一个‘五一包子’,喝一瓶冰峰汽水,再到老街区里走一趟,既熟悉又新奇的体验,很奇妙。”
  
  多元跨界让电影走进生活
  
  这个国庆假期,西安“95后”小伙儿刘明一多半时间都在西影电影圈子度过。
  
  这个由西部电影集团打开厂区围墙建成的电影文化主题园区,在黄金周期间,举行了一系列以电影为主题的时尚、艺术活动,成为众多年轻人假期娱乐的首选。
 
  
  白天,游客穿梭在电影场景里“打卡”拍照,在创意集市和艺术展览中流连忘返,或是在胶片电影工业馆里追溯胶片电影工业文脉。到了夜晚,灯光秀、影视金曲表演与露天电影院组成视听盛宴,勾起电影爱好者的光影记忆。
  
  “我没能见证西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但是现在的西影用年轻化的姿态,让电影走出电影院,作为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与电影、与西影的距离更近了。”刘明说。
  
  以“电影生活化、生活电影化”为理念,西影电影圈子包括西影大厦、西影电影博物馆、胶片电影工业馆、西影艺术档案馆、西影TIME商业综合体等,既是电影产业聚集区,也是电影艺术生活方式的聚集区。
 
  
  近年来,西安通过城市空间功能转型和提升改造,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根据街区文化特征引入美食、文创、娱乐等业态,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
  
  人民网
  
  让历史“活”起来
  
  对唐诗送肉夹馍“火”了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来来来,送上我们的肉夹馍!
  
  今年国庆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和李白对诗送肉夹馍”的创意秀一上线便火出圈,不但让参与者连呼“好玩过瘾”,也让未到现场的网友也艳羡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味儿。
  
  从“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到“游客误以为是喊泉那么就把它做成喊泉”的“街心喷泉”,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总是能以独特的创意满足游客的“眼福耳福口福”。
  
  邂逅千年偶像李白 对诗就送“肉夹馍”
  
  国庆期间,大唐不夜城里游客如织,喊泉声、欢笑声不绝于耳。这些快乐的声音里,不时夹杂着几句欢乐的吟诗声,循声看去,原来是大唐不夜城新推出的互动方式,游客同千年之后依旧是“顶流偶像”的“李白”对诗,就可获赠老字号肉夹馍一份。
  
  活动现场,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不仅对上了“花间一壶酒”的下句“独酌无相亲”,更是连珠般的接近背完整首诗,获得周围游客一片掌声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香喷喷的老字号肉夹馍。围观网友们也纷纷赞叹,“不愧为‘馍都’!”“小朋友们厉害,都会抢答了。”
  
  为什么会想到用李白和唐诗这些元素?饰演李白的西安娃杨理驰说,“同事们头脑碰撞后想把传统文化用一种有趣的方式体现出来,让来逛大唐不夜城的游客,更深入地体验唐文化,在互动中学习感受唐诗唐文化的魅力,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另外,对诗还能吃到肉夹馍,也想让我们陕西美食得到传扬。”
  
  除了“李白”这条街上“最靓的仔”之外,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唐·戏”,让一直存在于壁画和文献中的《唐乐舞》中走进现实,也再现了千年前梨园盛况;大唐芙蓉园的水中唐风舞蹈,在幽深荡的水波中来一场水下奇幻之旅;西安城墙景区金甲武士的盛世千年礼……曲江新区激活盛唐元素的最大可能,也画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最大辐射半径。
  
  激活城市记忆里最温暖的乡愁
  
  易俗社,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曾是西安人的“精神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易俗社片区也渐渐沉寂。近年来,从陕西省到西安市,打造秦腔文化品牌已成共识,而易俗社作为秦腔的重要代表,一场变身之旅按下加速键,今年9月份,经过一年多建设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华丽蝶变,为城市更新、区域赋能、遗址保护、旅游上新开启了新的篇章。
  
  10月1日下午1时许,在露天戏台下,早已挤满了等着听摇滚的发烧友,随着新金属与电子融合的乐声启动,观众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摇摆。秦腔传统名剧《黑叮本》里李艳妃与徐延昭“爆吵”的激辩场面,引发老戏迷们阵阵掌声。“上高中时候,一放学就先花三毛钱买票往戏院跑,也有几十年没在露天戏台看过戏了,以后要在这把看戏的瘾过够,这戏台盖到咱老戏迷的心上了!”80岁的阎大爷高兴地说。
  
  除了戏曲食粮,走入负一层,“东邦(西安方言,东边之意,街区位于钟楼东边)哥”这个宝藏街区,是将情感与消费体验融为一体的老西安情怀自留地。在这里,能够穿越回城市的记忆深处。西安第一辆电车、西安的汽水品牌和白酒展馆、木椅电影厅里上映西安拍摄的电影、从小台灯到卡式录音机、溜冰场……“辣子片、西瓜泡泡糖、星球杯、牛板筋、太阳锅巴……全部是80后的回忆,买了一大堆才十块钱,感觉自己拿回去也不一定吃,就是买一个回忆吧。”王女士结账时开心地说道。
  
  “不论是唐朝最重要的诗人和最重要的文化元素,还是实景化演绎激活西安人心底温暖的记忆,小切口大格局,不仅给市民游客送出更多的沉浸式享受,也强化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自信,这种思路也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西安石油大学教师、文学博士李乖宁在游览了大唐不夜城和易俗社街区后表示。
 
  
  国庆游让更多的游客对西安历史文化有了深度的体验,古都西安的文化IP在各大网络平台再一次“火”起来。让历史资源从静态到动态 “活化”,让文化符号从抽象的概念变身生动的场景,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和参与度,寻求人与城市的精神共鸣……西安曲江新区让“诗和远方”向前延伸,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也让西安市民和游客体验到十三朝古都的文化魅力。
  
  经济日报
  
  展示非遗之美
 
  
  “咚咚咚”的鼓声在西安紫云楼三楼响起,唐代宫廷燕乐《鼓》带领全场观众梦回唐朝,品味盛唐宫廷音乐魅力。
  
  国庆假期,西安又迎来旅游高峰。为了让游客体验文化之旅,西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一早就来到大唐芙蓉园,为全天大小11场演出做准备。
 
  
  西安鼓乐始于汉,盛于唐,是内地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因其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传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西安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西安鼓乐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非常原始,乐曲韵谱全由民间音乐大师、乐工、艺人口传心授至今。东仓鼓乐社建社历史悠久,古称“敬禄仓东仓鼓乐社”,至明清时为皇官粮仓所属,是当时极少数“吃皇粮”的官办鼓乐社。
 
  
  “曾经东仓鼓乐社也面临日渐凋零的窘境。‘文化+旅游’模式为鼓乐提供了发展平台。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几年来,东仓鼓乐社深耕西安鼓乐文化,抢救了大批工尺谱,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东仓鼓乐传承人赵筱民说,鼓乐要坚持原汁原味,传统的“根”不能变,在这个基础上要大胆创新。
  
  2006年4月,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旗下大唐芙蓉园对东仓鼓乐开展保护抢救工作。为刚入园的东仓鼓乐社社员配备了新的服装,在园区紫云楼搭建了新的舞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传承有序,创新发展,才能让非遗活起来,不被变成真正的遗产。曾经的规矩是传内不传外,现在早已打破了这种规矩。像我就是15岁时开始在东仓鼓乐社研习鼓乐,师父拿着工尺谱,教一句我们唱一句,鼓、笙、筝、琵琶……各种乐器都要学都要会。”齐兴峰一边化妆一边对记者说,“在研习鼓乐的10多年中,大家收入不高,社员们在排练演出之外还要做兼职,有做代驾、送外卖的,也有做小生意的,直到这两年大家的收入才有了起色。”
 
  
  化完妆后,齐兴峰从3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变成一位须发斑白的唐代宫廷梨园总管。记者跟随齐兴峰从后台来到舞台上检查道具和设备。“能坚持到今天,我们都有种使命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站在舞台上的齐兴峰严肃了不少。他告诉记者,坐乐全套演奏最少需要90分钟,观众很难有耐心听完。只有通过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东仓鼓乐,才能更好传播传统文化,让这些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而这正是东仓鼓乐社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今年2月开始演出的《鼓》这部剧就是创新发展的尝试,将非遗东仓鼓乐历史传承、记谱方式、演奏形式、经典曲目融入综合型音乐表演,将大唐乐舞与东仓鼓乐融合,打造出一部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舞台剧——唐代宫廷燕乐《鼓》。
  
  下午4点,记者与近百名观众一起受到“邀请”,参加一场唐代宫廷《鼓》乐考试。40分钟的演出,以非遗西安鼓乐为“魂”,辅以华美的舞台效果、逼真的服装道具、精湛的舞蹈,观众们在与乐工的互动中逐渐沉浸在舞台剧的叙述中——唐长安城一位天赋少年历经考验成长为一代传奇,最终在玄宗千秋寿宴上大放异彩。
  
  “东仓鼓乐传承人赵筱民研习东仓鼓乐50载、鼓师齐兴峰研习东仓鼓乐17年……”谢幕时,舞台上鼓、笙、筝、琵琶等23位乐师一一喊出从艺的时间,全场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红了眼眶。“看这个剧特别有代入感,舞台场景很炫酷。《得胜令》《殿前欢》这些曲子一一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场景会奏什么样的曲子,向观众再现盛唐宫廷音乐的魅力。”来自山西的游客徐娇告诉记者。
  
  国庆假期,尽管西安秋雨连绵,但东仓鼓乐社每天要完成包括4场《鼓》在内的11场室内外演出。齐兴峰和同事们结束了在紫云楼的演出,又冒雨匆匆赶往湖边的胡姬酒肆为游客进行传统曲目的表演。
  
  光明日报
  
  了解唐文化,也是欢度国庆
  
  增加节日气氛
  
  近日,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新的互动方式,游客同“李白”对唐诗就送肉夹馍。人们的热情非常高,现场排队对诗的游客不少。据李白的扮演者介绍,这种形式是让大家了解唐文化,也是欢度国庆,增加节日气氛。
  
  说真的,除了儿时记诵唐诗的经历,成年以后用到唐诗的机会并不多,网络词汇、表情包足够人们表情达意,返古运用古诗的情景屈指可数。大唐不夜城推出的这一互动活动引发人们的踊跃参与,进而在网络上出圈,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这一形式的肯定,对内容本身的喜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类似旅游资源的稀缺。
  
  人们排队对唐诗,是真的在意那一个5块钱的肉夹馍吗?显然深入人心的不是物质价值,而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文化积淀获得奖励那一刻的精神愉悦,和或多或少懂得诗仙的精神体验。人们在说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古诗时,既满足了自己的味蕾,感受了西安的饮食文化,也激活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唐都、唐诗、街市、吃馍……各种元素加在一起就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但如何不让传统文化的厚重感,给游客带来“疏离感”,就需要在展览、陈列这些传统形式之外探索更多维的互动形式,带给游客更丰富的沉浸体验。
 
  
  这一过程中,创新必不可少。大唐不夜城内,翩翩起舞的不倒翁小姐姐,对唐诗送肉夹馍,可谓是这一思路的实践,让人们踏上梦回大唐的时光隧道,也进一步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编辑:佳佳

CopyRight 2008---2023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