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探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2020-08-01 19:35:2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严文辉 文/图)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地处秦东平原渭洛河阶地,该地区年降雨量514mm,蒸发量1689mm,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引洛灌溉历来是当地摆脱农业困境的重要手段。
  
  洛河属于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榆林市定边县白于山南麓,流经榆林、延安后,穿越渭南市的澄城、白水、蒲城、大荔县,于三河口注入渭河,全长680千米,是流经陕西境内最长的河流。下游河段受铁镰山阻隔,开发利用难度极大。
 
  
  千载龙首流古韵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采取临晋郡守庄熊罴建议,在洛河下游澄城县老状跌瀑处开渠引水,征发士卒万余人,历时十余载,建成了北洛河流域时间最早、难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施工中挖出了“龙骨”(恐龙化石),故名龙首渠。
  
  当年,古人在修筑穿越铁镰山3.5千米的引水隧洞时,创造出神奇而充满智慧的“井渠法”。就是在隧洞施工中均匀布设竖井,把长距离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个分部工程,然后相向开挖,以减少误差,竖井一举三得:既是务工通道,又可弃土弃渣,兼顾通风采光,提高了工效。
 
  
  在20多千米的渠道干线施工中,古人采取横绝技术穿过河沟。翻越铁镰山后两端明渠比降合理,衔接顺畅,则展示出高超的测量技术。
  
  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写到:“井渠之生自此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道,因工程之宏伟险绝,被称为水工建筑的地下长城。近代着名学者王国维考证认为“(龙首渠)井渠原发中土,向西传播”。“井渠法”为隧洞施工从理论到实践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
  
  由于黄土遇水沉陷,渠岸频频崩塌,隧洞也因流沙和潜泉影响而淤塞无常,加之战乱频繁,致使工程没有持久发挥效益。
 
  
  历代引洛灌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公元233年,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叡拓展古灌区,在龙首渠下游兴建临晋陂引洛灌溉,充足的粮草,使这里成为曹魏政权统一中原的根据地。
  
  公元562年,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重新开凿龙首渠,国力大增。
  
  公元719年,唐玄宗时期,同州刺史姜师度在通灵陂引洛灌溉、压碱淤地,收获万计,水利工程强有力的支撑了开元盛世。
 
  
  元、明、清时期,引洛灌溉零星分布,凿井引泉灌溉成为这一时期的显着特点。
  
  清代的《池泉分水碑》,《水利章程碑》记载了灌溉次序、组织结构、纠纷处理等管理制度。曾经是水神崇拜之地的太白庙、曲里庙、平路庙,演变为古代水事管理的主要场所,沿用至今,庙站合一,传为佳话。
  
  晚清的丰图义仓与汉代澂邑漕仓一脉相承,被誉为“天下第一仓”,发展为今天国家粮食储备库,彰显着河洛灌区的物阜民康、富庶自足。
 
  
  1929年,关中发生年馑,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兴修水利成为各界共识。
  
  1934年,还是在这方热土上,由时任陕西省主席的杨虎城将军倡修,着名水利学家李仪祉规划,开始修筑 “关中八惠”之一的洛惠渠。龙首渠跨越时空又回到原点。
  
  洛惠渠将历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续建扩灌,历时十四年才得以建成,以工亡52人、耗资三百万银元的巨大代价冠绝一时、蜚声中外。它的渠线布设、灌区控制科学合理,和龙首渠不谋而合。足见古人匠心独运,高瞻远瞩。
 
  
  百年洛惠润秦东
  
  一坝(龙首坝)、二槽(夺村渡槽、曲里渡槽)、五洞(一号隧洞至五号隧洞)撑起了洛惠渠的骨干工程架构,为蕴含着鲜活龙文化、汉文化、水文化印记的古灌区,增添了诸多现代科技元素。其中五号洞洞身横穿铁镰山,全长3467米,五易方案,先后采取了洞室压气法、钢板洞壳法、改线挖渠法、井洞结合法等施工方法,历时十三载贯通,国联水利专家沃摩度称“世界水利工程,隧洞之长以铁镰为第一” 。五号洞作为中西合璧水工建筑之典范,成为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的精神高地。
  
  “商颜苍苍,洛水泱泱……三农乐耕凿之天,康衢歌太平之美”。元代着名诗人杨维桢在《龙首渠赋》中对这项伟大工程赞叹不已。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两千多年的兴废更替、薪火相传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开拓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凝聚和写照。
  
  现代洛惠渠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工程由大坝、灌排渠系及配套设施组成,分设洛东、洛西两大系统,包括总干渠1条、干渠4条、分渠13条,总长248千米,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县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累计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23万亩,引水114亿立方米,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灌溉面积上亿亩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着,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先进灌区等殊荣。2020年,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正式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带雨来。而今洛惠渠正向着惠及农业、工业、生态多维的现代化灌区迈进,在延续黄河历史文脉的同时,必将造就更加丰美宜人的“千里河西地,秦东米粮川”。
 
编辑:徐瑞霞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