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 带你走进中华传统文化,领略戏曲之美

2020-08-03 15:01:47   来源:  

最美莫过华阴老腔


 
  泱泱中华五千年,承载着无数的文化瑰宝。这其中,最美的,莫过于华阴老腔。
  
  走进露天的剧场,就看到了偌大的戏台上,几件如古董般的乐器和几位皱纹堆垒的老人。见到我与同行的同学们进来,就微微一笑,些许混沌的目光中,露出了点点喜色。这时,其中一位老人站起身来,操着地道的陕西话,开始向我们介绍华阴老腔。
  
  几分钟后,演出开始了。几秒前老人眼中的混浊,顿时消失的荡然无存。此刻的他们,一个个精神矍铄,眸中,充满了活力。接着,一阵激昂的曲调从他们的声带中涌出,斩向天空,划破天际。原本身形驼背的他们,此时一个个抬头挺胸。几件古老的乐器——板凳,冲锋号,铜锣,胡琴,发出了一声声回响在天际的声音。本来,这乐器,让人体会的,仅是高亢的音调,可是,它们在几位老人手中时,我的耳中,响起了黄土高原不服输的激昂。
  
  其中的一幕,久久印在我的心中。乐曲到了高潮部分,手持板凳的老人忽然大唱一声,将手中的木块奋力砸向板凳,发出了震天的响声,此刻的他,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一切,“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听着听着,我入了迷,胡琴的悠长,如天边的飞雁,翱翔于天地间。我仿佛就站在黄河水边,看着滚滚而来的漫天黄水,我的内心激昂澎湃。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上,我看到了山河的壮丽,听到了波涛的雄壮。触摸到了千万年来堆积的黄沙,嗅到了古老的气息,这华阴老腔,也许就是古时候,一位艺人,将山河的壮丽与自然的唯美融为一体,唱出了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在这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们,内心最心深处的声音,文化的魅力,莫过于将人们内心中的声音,写在其中,让来来往往的过客,体验文化中的美好。而华阴老腔,唱出了泱泱中华五千年的传承,唱出了黄土高原这沟壑纵横的大地上,最美艺术的传承。
  
  声音渐渐消失,几位老人,又恢复了平静,他们坐下,接着唠起了嗑。也许,当他们走出去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几位有些衣衫平平的老人家,竟会是大名鼎鼎的华阴老腔的传承者。也许,几年,亦或者十几年之后,这项吟咏出黄土灵魂的声音,就会彻底消失,留下的,也许只有冷冰冰的磁带,和视频。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免泛起一丝空落。
  
  陕西,坐落于秦岭山的南北两侧,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艺术家。这个地方,或许并不是怎么优美,甚至有些荒凉。但是,当大地上响起这段举世无双的乐曲时,一切的一切,都会被这令人充满遐想的曲调所带动,与这个世界,一起融于一体。
  
  华阴老腔,美出了世界的声音。
  
  2020/5/31 星期天 曹嘉睿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2021届创新一班 曹嘉睿
  
  指导老师:赵文艺
 
我爱家乡的川剧变脸
 
 
 
  蜀道之地,景色奇丽。山之景,震撼人心;水之景,叹为观止。而川剧变脸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繁华的闹市区中,我挤着喧嚣走进了宽窄巷子,舌尖上的川味飘荡在宽宽窄窄的巷子里,石灰色的墙壁揽着人流曲岩向前,街上全是些乡土民俗的产物,像是谁偷了文化瑰宝放在这巷子里熠熠生辉。全身涂满同期的演绎人撮着长杆烟,满壁书写精益的出师表吸引着游人。宽巷子里游人如织,文艺商品琳琅满目,不过窄巷子里的风韵声引着我跑去……
  
  左拐右绕,走走停停,看!那不是呢么!长袍戏服,巧趣戏曲,脸上面谱,这不正是驰名中外的川剧变脸么!才刚瞧见,我就激动不已,拥过外围的人群,在台下找个板凳坐下,桌上早已摆满了戏场必备的瓜子花生,我学着周围人的样子,撸起袖子抓一把,然后就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看戏!
  
  来的正是时候,熟悉的腔调,精美的服饰,随着表演者的动作甩在空中,眉彩飞扬的表情让我看得津津有味。重头戏来了!只见那戏台中央的角儿扬起手来,盖在面前,紧接着脚下一跺,嘴中一喝,胳膊一放,那原本主调黄色的脸谱瞬间变成了怒斥似的红脸谱。众人先是呆住了一秒,便立即掌声雷鸣叫,好声不断,连我也忍不住大声喝彩“好!好!好!”那演绎者又左右张望般眨眨眼,这时全场屏息凝神,瞪圆了眼睛,急似想看清他的动作,但人家依然镇定自若,迎着全场的目光耍戏法。又是一声喝,黑袖下的红脸谱又变成了威严的黑脸谱,那表演者还好似得意似的四处扬扬下巴,但台下的观众还是没瞧出个门道来,只得笑闹着送掌声,“好!”声震天响,气氛一下炒到了高潮!台下的人声鼎沸,台上的精湛变脸,搅着暮色,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经典的戏曲,经典的变脸,是中华大地上孕育出的文化结晶,是中华儿女的艺术瑰宝!
  
  寻着宽巷子里不断飘出来的香味,我又偷偷溜出人群,紧着安慰一下我的肚子,手里抱着肥肠粉,望着桌上的麻婆豆腐,思绪又飘回了那个神奇,又独具特色的川剧变脸……
  
  川剧变脸,变得是技艺的精湛;艺术传承,传的是文化的情怀!
  
  我爱家乡的川剧变脸!
  
 
  本文作者系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2021届创新一班 刘桂樱
 
  指导老师:赵文艺
  
最美不过豫剧

 
 
  一声声的曲调,一句句的台词,铿锵大气,声入人心。
  
  辉煌的灯光下,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已然在华夏闪耀了千年,美,莫过于此,最美不过豫剧。
  
  姥爷会唱戏,还是村里的戏神。老家那里有习俗,每当秋收时节,村里就要举办一场戏曲大会,姥爷可是大会的压轴大戏。
  
  小时候,每当秋收时,那些像爸妈一样在外工作的人,带着大包小包赶回老家,像逢盛事一般去感受那华夏千百年来的韵味。
  
  太阳刚落山,我就催着姥姥,提着小板凳来到村口,占据了靠近戏台的位置。村里的老老小小也都早早坐在戏台前,大人们叨着家常,笑谈丰收,小孩们则在附近的田野上奔跑撒欢。小贩的叫卖声伴着诱人的香味充塞着喧闹的人群。
  
  所谓的戏台,只不过是用泥土堆起来的高地,没有幕布,没有设备,只有那几盏白炽灯发出刺眼的光亮。
  
  当当当,三声锣响,表演开始了。一个个浓装艳抹的角色登上舞台,他们手拿武器,绘声绘色地开始表演。月光撒向大地,照在了演员的脸庞,照在了我的心里,田野里散发着庄稼的清香,伴随着音乐阵阵袭来。
  
  台下的观众们一个个屏息敛声,炽热的目光中透露着对剧情的期待。随着一阵阵激烈的掌声,姥爷登上了舞台,他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给大家唱个《七品芝麻官》。”只见姥爷神情严肃,从那双瞪着坏人的炯炯有神的大眼中,让我们看到了七品芝麻官的嫉恶如仇。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姥爷的声音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将芝麻官公正无私的做事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赢得台下阵阵叫好声。
  
  姥爷他们这些豫剧传人让我感受到了豫剧的美:美在它行腔酣畅,字正腔圆;美在它铿锵有力,抑扬有度;美在它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月儿已经挂在树梢,伴着蛐蛐的鸣叫,我陪着姥爷一路哼唱着往回走……
  
  黄河在,华夏在,豫剧在,一代代的传承,一世世的瑰宝,最美莫过豫剧!
  
  本文作者系西安高新唐南中学初2021届(T6)班  杜昊泽
  
  指导老师:张奕
 
编辑:徐瑞霞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