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奇迹的缔造者梁增基 58载艰苦育种路

2019-11-21 16:15:2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袁森 王晓田 )他从南方来,扎根长武,默默无闻为第二故乡奉献了不朽年华。他从鱼米之乡来,成长黄土地,倾情黄土地,兢兢业业为渭北旱塬带来了福祉。他,就是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梁增基。
 
    1961年是梁增基分配到长武工作的第一年,自然灾害席卷渭北高原,原本贫瘠的渭北旱塬更是雪上加霜。人们靠添加野菜、榆树叶子和粉碎了的“瓜菜代”维持生计。看着面黄肌瘦的儿童和食不果腹的乡亲们,他毅然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现状。
 
    从此,无论是在烈日麦浪翻滚的沟沟坎坎,还是在数九寒天冰雪覆盖的试验田里,都有这个来自广东的身影,58年从未间断。
 
    梁增基工作的农技站在长武县五里铺村的一所农场里,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张没有席片的土炕。没有通电,要点煤油灯办公。工作不到一年,他跑遍长武的山山水水、沟壑梁峁。
 
    在育种试验刚开始的时候,没资料、没劳力、没材料、没资金,梁增基想方设法自己解决,实在无能为力,就向科研单位求助;没劳力,他就甩开膀子自己干。
 
    经过无数次的经验总结,梁增基终于采用杂交法培育出了702、7125小麦新品种,这两个品种抗条锈病、抗寒、高产,其抗锈病方面的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小麦单产由70公斤左右提高到200公斤左右。同时,“7125”在全国锈病会议被确认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北京农展馆作过展出,并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
 
    巨大的成功并没有让梁增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随后,他利用“702”的姊妹系“7122”育成了“秦麦四号”,让长武县的小麦亩产实现了第二次跨越。西农的专家们曾这样评价:梁增基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
 
    初心不忘育种情,老骥伏枥之为民。在长武人眼里,梁增基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一辆黑色加重自行车,一个人造革手提包,不吸烟、不喝酒,不图享安逸,不追逐名利,如今依然住着50平方米的廉租房,过着一个蒸馍一个蛋一盘青菜一碗粥的简朴生活。可是他对于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却向来出手大方,2011年他得到5万元奖金,当时儿子正在筹钱买房,孙女也要上大学,可梁老师一分钱都没留,全捐给了长武县教育局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近年来,梁老师累计捐款166000多元。
 
    在亲人眼里,他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倔老头,小儿子上完学被分配到农口工作,父亲是农业专家,在干部培训、进修、评奖、提拔这些事情上都会参与意见。可梁增基却守口如瓶,不但自己不说情还警告儿子不许打着他的旗号找组织。在他眼里,纪律就是法律,不能触碰更不能变通。
 
    在同行眼里,他是一个奇迹的缔造者。86岁高龄,58个春秋,3个国审品种,4个省审品种,小麦良种推广种植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通俗地讲,我们每天吃的3个馒头里有1个就是他贡献的。因此,在长武老百姓们常说,要吃粮,找老梁。
 
    多年来,梁增基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发明创新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三秦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在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受到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9年,梁增基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奖。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梁增基对育种事业仍然热情不减,退而不休的他仍心怀梦想:我还有两个愿望,一是要让长航一号通过国审,让他的种植区更广,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二是在他的有生之年再培育出两到三个小麦新品种造福更多的群众,迎接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年景。
 
    这就是梁增基,一辈子为信仰而歌,为百姓而歌,为时代而歌,一位用生命和热血追梦、筑梦写下最美诗行的共产党员。

编辑:卜雅婷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