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西外学子“三下乡”,调研农村教育现状及教育扶贫的可行性

2019-07-22 21:43:4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网-阳光报(记者 张洋 通讯员 任昕越 李梦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传承和发扬农村地域特色、文化遗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三下乡”支教队伍赴渭南大荔对当地进行以“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下,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探索及教育扶贫的可行性”为主题的研究调研。7月16日早晨8点,伴着习习微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大荔分队调研组成员从范家镇范家中心小学出发,前往范家镇镇政府了解当地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与教育扶贫的相关情况。

  

参观范家镇文化体育中心

  
  通过文化站站长的介绍,调研队员们了解到了大荔县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渭北面花、花苫鼓、朝邑剪纸、南留锣鼓、同朝皮影戏、大荔血故事、大荔刺绣、黄河泥塑等,都具有极高的继承和发展价值。文化站站长还为队员们讲述了泥塑传承人胥凤堂虽身在田间,却40多年始终坚守泥塑艺术创作的故事。调研队员们被胥老的创作热情和坚守精神深深打动,并深受鼓舞。
  

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
  
  调研队员们针对研学旅游基地的调研课题对两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文化站站站长详细的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且向他们介绍到,基于大荔县丰富的文化资源,研学旅游基地的建立是有可行性的,但是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冬枣种植的工作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
  
  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后,调研队员们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雷北村村史馆,更进一步的了解雷北村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参观雷北村村史馆
  

了解雷北村艰辛的发展历程
  
  负责人为队员们讲解了雷北村开拓者的奋斗历史,雷北村抽水站、水塔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历程。队员们深深的感受到雷北村新农村建设的历程是一部创业史、发展史,也是血泪史、奋斗史,“雷北新貌”是雷北人靠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雷北精神”为队员们带来了极大激励,引导着他们继续满怀热情的进行接下来地调研工作。
 


  
  在与文化站站长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雷北村的冬枣产业十分繁荣,但桃子等农产品有过剩的现象。因此调研队提出了建立产业园区的构想,负责人对于队员们的提议进行了回应,表示产业园区正在计划建设中,但是由于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种植上,而且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较快,但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离开雷北村,到更发达的地区发展,青年劳动力流失较大,采摘园建设的进程还是较为缓慢,不过政府正在努力地通过政策帮助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
  

了解绍当地教育发展情况
  
  通过文化站站长的介绍,调研队还了解到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近年来,当地冬枣价值较高,经济效益好,家长们希望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许多孩子被送到城市里读书,导致了当地的生源流失现象。但是,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人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相信未来随着当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更多的家长会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会有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此次调研活动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大荔分队队员的调研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队员们了解到了当地的旅游发展情况,当地的教育现状和研学基地实施的可行性。队员们将这些实际情况与调研主题相结合,进行了对于推动当地教育和旅游发展的相关提议的反思与总结。队员们将在“雷北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对推动当地旅游、教育和研学基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佳佳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