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脱贫路上的“女强人”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2019-05-28 17:43:4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网-阳光报(记者 任军 通讯员 杨星月)来到留坝县武关驿镇松树坝村,提起罗兴兰,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她,“管理能力强”“办事果敢”“能吃苦”……见到罗兴兰本人时,她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穿着黑色裤子黑色上衣,显得格外精神,就是这样一个娇小的女人、一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松树坝村食用菌基地的全部生产责任,带领村民架起希望桥,摘掉“穷帽子”。
 


 

  松树坝村食用菌基地整合资金80万元,共投放20万筒菌棒,入股农户30户,其中24户是贫困户,罗兴兰带着笔者一行参观基地,“刚开始很多村民不信任我,不愿意跟我合作”,罗兴兰实话实说。2019年年初,松树坝村推出一项鼓励、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引领贫困户种植食用菌的项目,作为村支部委员的罗兴兰,平日里就责任心强、勇担当,又眼见这么好的项目没有人接手,联想到身边贫困群众急需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罗兴兰心里很不是滋味,深思熟虑之下,她决定拾起这个接力棒,趟出一条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

  “20万筒的规模嘞,罗兴兰有这个本事?”“我不信她,我这日子勉强能过,不稀罕赚那钱”……第一次动员会上,罗兴兰撞了一鼻子灰,“那是他们不清楚食用菌发展前景,不了解我”罗兴兰越挫越勇,动员会上村民们听不进去,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宣讲食用菌扶持政策,讲述自己发展食用菌赚钱的事例,列举邻村抱团建基地的成功经验,她又请来技术员人员现场传授生产技术,村民们最终被她的诚心所动,“去年带动10户贫困户生产食用菌3万筒,仅我个人就赚了2万元,有了经验,今年有信心带领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罗兴兰笑着讲道。

  基地建立初期,罗兴兰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管理松散、专业技术缺乏、生产效率低,“有山就有路,有河就能渡”,罗兴兰紧咬牙关最终没有被困难打倒,制定管理制度、联系技术员、购买生产设备,哪里有窟窿她就补哪里,从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忙到深夜12点,大到培训生产技术,小到水管坏了,断电了,她都亲自操刀上阵,在她的努力下,基地建设走上了正规,乡里乡亲也都刮目相看,串门唠嗑的话语中少不了要夸她一番,不少小农小户也来她这里参观学习,“不管再苦再累,攥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就一定要为他们负责”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让村里的老百姓生活过的宽裕些,罗兴兰把能胜任的岗位都提供给本村的村民。村民罗明财,今年40岁出头,没上过学,人老实忠厚,平日就靠务农获取微薄收入,家中有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生活十分困难,今年2月份,他就开始在基地打工,2个月下来收入接近6000元。罗明财说,感谢兴兰给提供的机会,有了这些钱他和父亲的生活也算有了保障。

  “罗兴兰既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更是家中孝敬老人、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在左邻右舍眼里,罗兴兰是个全能型人才。婆婆智力低下,二十多年来,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老人生病卧床,她伺候生活起居,毫无怨言,丈夫在外务工,她经常做些丈夫素日里爱吃的吃食寄过去,儿子、女儿更是孝顺懂事,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松树坝村的“红黑榜”上,红榜那栏“罗兴兰”三个大字连续数月都没有更换过,每逢“德美屋”积分公布时,也是她家的积分最高,“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叫富,我就想着把小香菇这把‘致富伞’撑大,让‘乘凉’的村民越聚越多,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回想着罗兴兰说的话,耳边轰鸣的机器声从松树坝村食用菌基地传来,罗兴兰正带领20余名工人将拌好的培养料整装成袋、运往锅炉中,干劲十足,不远处,日落余晖,晚霞满天。


编辑:杨晨雨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