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高龄患者反复心脏骤停,多学科协作彰显医院实力“新名片”

2019-05-16 21:21:4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网-阳光报(邓文声 李伟华 记者 郑亚雷)77岁的韩奶奶因突发恶心、呕吐来到市三院急诊科就诊,病因很难确定,因为曾有过高血压病史,故暂收入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住院治疗,准备第二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然而不曾想,奶奶刚刚住院仅仅6小时,就出现了严重的突发情况。早上8点半,医生们刚刚交完班就听到韩奶奶女儿的呼救,主管医生、护士长姚海荣及主管护士立刻前往查看,只见奶奶在病床上全身抽搐、大汗淋漓、口唇青紫、呼之不应,放在一旁的心电监护显示奶奶的心电活动、心跳均消失、血氧饱和度严重下降、血压无法测出,病情十分危急。

  
  凭借多年临床工作的本能,袁平年副主任医师等立刻组病区医护力量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强心、升压等对症处理。经过一系列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奶奶病情虽有所好转,但意识、呼吸、血压、心率仍反复波动,病情极不稳定。
  
  这时,大家都意识到了韩奶奶的病情不简单。在反复梳理患者现病史、既往史、现有检查、化验结果后发现,韩奶奶凝血化验中的D-二聚体显著升高,其入院时的数值已达到正常值上限的100倍。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是机体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栓塞(PE)的重要的阴性排除指标,该数值的极度升高则怀疑韩奶奶急性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可能。此外,多项辅助检查都表明韩奶奶存在机体严重缺氧的情况。据此,程康主任当机立断,在各种可能的诊断中拨开云雾,坚持诊断韩奶奶为急性肺动脉栓塞,随即请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急会诊。考虑患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无法耐受肺动脉造影或者肺动脉CPTA,建议尽快转至重症医学科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肺动脉栓塞示意图及肺动脉造影图
  
  治疗方案已经确定,心内科二病区医护随即相互协作,以最快速度将韩奶奶转至重症医学科,然而转运过程中也是惊险不断,途中韩奶奶两次出现心脏骤停,病区护士武颖等人当即跪在病床上边给予心肺复苏,同事们边转运至ICU,上演了一幕幕生死时速。
  
  在被转运到重症监护室后,韩奶奶随即接受了溶栓治疗。4小时后,奶奶的意识、血压、心率、氧饱和度便有了明显好转。在经过后续的支持治疗和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后,韩奶奶最终平安出院。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与传统诊疗模式的区别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急危重症,其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非典型症状往往会因误诊总而延误抢救。韩奶奶此次发病症状隐匿,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正可谓是“九死一生”。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通力合作下,韩奶奶在经历了多达六轮的反复心跳骤停及胸外按压后复跳、危急情况下精细化的溶栓方案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后行之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最终转危为安。这不仅体现了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更展示了医院多学科合作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巨大优势,彰显了医院实力的“新名片”。相信随着此种医疗模式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疑难重症患者将会得到更为全面、规范和有效的救治。
 


 
编辑:杨晨雨

CopyRight 2008---2020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