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生态扶贫孕育秀美山川——延安市脱贫攻坚促进经济社会变革系列报道之一

2019-07-11 11:23:23   来源:中国改革报  


1984年和2012年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营盘山对比

    中国改革报讯(记者 李银堂 李建飞)六月中旬,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赴延安采访。随着飞机的降落,俯瞰延安,一片黛绿。徐徐降落间,延安影像渐渐清晰,一沟一峁尽披“绿衫”。几千年的黄土高坡变成了秀美山川。

    延安市退耕办副主任白志刚介绍,延安人民20年来以执着的“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已完成1077.47万亩,占延安国土总面积19.4%,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生态建设成了延安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生存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脱贫,成了延安脱贫攻坚的独门秘籍。”

    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久久为功不改初心
 
    革命圣地延安,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了新中国。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未曾改变“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尘土弥漫”的黄土高坡印象;“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一块白羊肚手巾,一张沧桑的面孔”是延安人的影像;“荒凉和贫穷”成了延安的代名词;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成为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延安,成为人世间曾经的悲凉之地。

    但祖祖辈辈的延安人从未放弃梦想,从未停下建设美好家园的脚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抗争,为幸福生活奋斗。

    申均明说,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延安一直未能走出贫穷的泥沼。1973年周恩来总理回延安,当时农民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年人均收入不到50元,90%以上的农民不得温饱。周总理得知群众生活仍十分困苦时,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嘱托延安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提出“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周总理对延安人民寄予的厚望未能按期实现。到1978年,延安所辖县均属贫困县。大多数农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
如何改变生存环境?如何摆脱贫困?延安人在持续探索。

    修复生态,改善环境。1998年,吴起县开始封禁退耕,开启了全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的先河。次年,延安在全市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20年来,延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久久为功,不改初心。

    白志刚说,延安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家门口的荒坡没有了,漫天的黄沙不见了,沟岔峁梁绿成片。生态修复推动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发动一场“人民战争”
 
    退耕还林,对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延安人来说,能顺利推行吗?延安市决策者们决定广泛发动一场“人民战争”,持续发力,以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工作全局,为荒秃的黄土山坡披上绿装。

    在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这里的山川郁郁葱葱,秀色恰似江南。曾担任冯庄乡6年党委书记、现任延安市医保局局长的杨树栋,望着眼前的绿山不无感慨:“如果没有干部群众的持续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绿色山川。”杨树栋2000年任职冯庄乡党委书记,上任即发动群众大规模绿化荒山。乡干部、村干部无数次组织群众开会,讲退耕还林的意义,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账,一家一户能种多少树木、多少经济林,几年之后收益有多少,国家每年补贴有多少,自己种地每年收益有多少。账算明白了,这里的老百姓离城区近,观念意识转变得快,一场“人民战争”很快就发动起来。杨树栋说:“全乡180多平方公里,沟壑纵横,我走遍了每一个山头。”

    据冯庄乡的资料介绍,到2009年,全乡已完成退耕还林任务,退耕还林总面积76,802.1亩,其中经济林14,249.94亩,生态林33,913.96亩。

    在偏远的深山区,老百姓对退耕还林的认识差之千里,不相信不种地还会有饭吃。一些人把干部送到家的树苗当柴烧,把干部帮助种到地里的苹果树苗拔出来做烧柴。干部们看到部分百姓难以转变观念,就动员观念新、理解快的人带头先行,用榜样引导百姓。

    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面对贫困,果断提出发展苹果产业才是出路。要让传统种粮的农民弃粮务果,就必须消除群众的质疑和抵触。于是,他率先承包了村里50亩机动地,连同自家责任田一次性栽了60亩苹果。7年后,每亩苹果的纯收入达到了2200元,比种粮的效益整整高了10倍。老百姓看到张延刚的收获,栽植苹果热情高涨。对贫困户,张延刚自己掏腰包购买苗木,并动员村民伸出援手,帮助34户贫困户建成果园960亩。如今,全村苹果面积达到4700亩,人均果业收入突破3万元。
 
    褪去“黄衣”披上“青衫”
 
    记者驱车延安大地的山川沟峁,满目青山叠翠。陪同记者采访的延安市扶贫开发局行业扶贫科科长薛海瑜说,以前,这都是荒秃秃的黄土坡,经常是漫天黄沙,大风过后,一地黄土、黄沙;沟渠中流淌的是黄色泥沙。黄色,成为延安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申均明说,退耕还林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态,更催生生态经济。延安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植被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延安再造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在实施退耕还林前,许多地方一亩地的收入大概在三四百元,实施退耕还林以后,每亩地的收入增加到2000元以上。农民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逐步走向了多种经营、高效农业的新时代。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扶贫创新举措,带动贫困户在林业领域就业,形成的长、中、短多元渠道增加了贫困户补偿、就业、财产等收入,全面激发了贫困群众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决心和信心,老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中享受到实惠,取得了生态修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的效果。

    据资料介绍,北纬35O地理带,是世界公认的最佳苹果生产带。延安,就处在这条最佳苹果生产带上。延安人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退耕还林和农业产业发展中,苹果作为主导产业成为退耕还林的主力军。通过产业后整理,将其产业优势向外扩散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形成了苹果大产业,以前的荒山褪去“黄衣”披上了“青衫”。

    申均明说,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种植苹果380万亩,150万农业人口,人均2亩多,产值接近130亿元。苹果收入占到延安市农民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主产区占90%以上,苹果产业对农民来说,是扶贫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延安,把黄土高坡改造成了生态的“金山银山”。

CopyRight 2008---2023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