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把五星红旗插在基础研究制高点上

2019-02-19 09:20:55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把五星红旗插在基础研究制高点上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系列报道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在实验室探讨科研问题。 
  
  主持“973”“863”等国家级项目近20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8项。 

  仅在“网络化系统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在能源电力等系统的应用”项目中,就发表SCI期刊论文105篇。3篇代表作被包括数十位各国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引用1294次。 

  …… 

  他们是“三秦楷模”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这个成立23年,现有成员21人的团队攻克了网络化系统工程领域诸多基础理论难题,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优化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关键技术国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从前瞻国家急需的基础研究开始
  “急国家所急,前瞻做好基础研究,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如何找到影响其运行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要素的调控,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行?……早在20年前,团队带头人管晓宏就清醒认识到,这是“卡脖子”的基础研究难题,也是未来制约我国电力、能源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电力系统复杂庞大,影响其运行效率的因素成千上万。在不改变设备和工艺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提高其生产效率,听起来似乎不可能。

  科技的突破往往始于看起来的“不可能”。管晓宏坚信:“困难很多,但一定能做出成绩。急国家所急,前瞻做好基础研究,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研究难,基础研究的突破更是难上加难。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数据可供参考。大家在摸索着前行,在跌倒后爬起,夜以继日地建模型、计算、讨论、找问题……一次次失败、一点点突破。经过5年的持续攻关,针对大规模网络化系统的优化问题,团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这一领域被世界公认的瓶颈难题。 

  基于前期的基础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包括电力、能源制造等复杂网络化系统的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被国际同行称为“相关领域最全面、系统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宝钢集团等多个企业的电力和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取得了节能增效的重大效益。 

  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突破,使实际生产中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这些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还将在楼宇等多个系统的节能减排中发挥作用。”管晓宏介绍。 

  攻坚:从30平方米的“仓库”开始 
  “即使在这么小的房间,我们也能干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20世纪末,互联网刚进入国内,管晓宏根据多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判断,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将事关国家安全,必将成为国际学术前沿问题,他决定在西安交大开创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然而,这一设想遭到了诸多不解,甚至有人认为,网络安全就是管理网吧,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需要研究。 

  在一片质疑声中,西安交大开始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没有经费,管晓宏把自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配套经费投进去。没有实验室怎么办?经多方打听,大家终于在教学楼里找到了一间堆放旧设备的小“仓库”。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已经10多年无人出入。带领大家把旧设备搬走的时候,管晓宏被学校保安认为是“包活”的农民工。 

  团队成员陶敬回忆,他刚加入团队的时候,看到十几个人挤在鸽子笼一样的狭小隔挡里开展研究工作,不免打起了退堂鼓:“这样简陋的环境,怎么可能搞科研?”管晓宏却无比坚定地告诉大家:“我知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处于世界前沿,难度很大。大家要有自信,即使在这么小的房间,我们也能干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遵循规律、科学严谨是他们的“法宝”。陶敬介绍,15年前,团队承担了一项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项目验收时,为客观准确展示项目成果,管晓宏拒绝了提前录制演示内容的提议,要求大家必须实时操作。“我们做一个有关集成化网络安全防卫系统的实验和演示,当时没有投影仪等设备,需要四台电脑同步操作展示,实时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点纰漏就可能导致失败。”他说,“大家演练了一个多月,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取得了完美的演示结果,最终获得了这一领域只有1%的‘特优’评价。这给了大家信心,让我们认识到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能做出好成果。” 

  在这间简陋的实验室里,团队持续攻关,一鼓作气啃下了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多个“硬骨头”。 

  裂变:从抢占科技制高点开始 
  “我们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未来还将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团队的研究方向始终走在国际学术前沿。我们希望能为国家作点贡献,希望在国际前沿响起我们中国人的声音!”团队成员李辰感慨。 

  为了抢占更多的科技制高点,团队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李辰,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几年前加入团队,带领团队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研究方面走向国际学术前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徐寅峰教授“跨学科”加入团队后,在网络化系统的在线优化和应急调度管理等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叶凯,短短两年时间就以“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为第一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 

  这些“高大上”的基础研究,不断裂变产生“接地气”的成果。郑庆华结合国家金税工程需求,创造性地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税务数据分析,自主研发的国家税务大数据分析平台软件系列产品,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为推动我国电子税务“大脑中枢”达到国际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产品等授权235项、制定行业规范15项。 

  “我们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未来还将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把五星红旗插在更多的基础研究制高点上,这是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管晓宏表示。

编辑:徐小丹

CopyRight 2008---2023 @ 陕西阳光网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2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086号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大厦A座11层    联系电话: 029-86225201   举报邮箱:814476757@qq.com
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 杨韬 13109502054   陕西志功律师事务所  白山虎 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