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11-22 21:54:0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文韬 实习记者 王义卓)11月22日,“文源新书《微型拆字诗创作札记》研讨会”在西安雍村饭店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咸新区作家协会承办,陕西秦之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咸阳秦汉文学馆协办。
研讨会上,汇聚来自我省文学界、学术界、艺术界、新闻界等领域的60多位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文源先生在微型拆字诗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成果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


“这个作品很特别,是一个《微型拆字诗创作札记》,这是一个少见创作形式,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省作协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席王海在主持研讨会时坦言,关于这种创作文体,有人认为,是一个创举,是诗歌对于汉字进行诗意的阐释和诗美的升华,有人认为,这种别样的融合,还有不完美的地方。王海说:“所以,今天请各位专家学者来,座谈研讨一下,以便使这种创作形式更加完善。”
省作协原党组书记雷涛,省音乐文学学会原会长党永庵,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陕西文艺》杂志主编苗海军,陕西仓颉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功振,省文化传播协会理事长左海正,省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播音艺术家陈爱美,评论家韩鲁华、马守君、鲁崇民,诗人耿翔,词作家杨帆,作家杨军,国学研究专家李耀君,汉字研究专家陈宏,微型诗理论家寒山石,资深媒体人高四望,企业家邓博等嘉宾出席。众多文化学者、诗人、作家、企业家及媒体代表在现场各抒己见共同研讨此部著作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意义。


活动伊始,展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王勇超题写的研讨会会标。刘炜评、仵梗、商子秦、陈长吟、安黎、孙新峰、史飞翔等我省学术界、文艺界等名家纷纷发来贺信。陈爱美声情并茂现场诵读了贺信。他们高度肯定了文源先生对汉字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诗意阐释。仵埂在贺信中表示,他在读文源的大著时,感到了中华汉字之美,也感到了文源先生的诗意之妙,还感受到了文源对汉字的拆解之慧。刘炜评评论说,观其宏微述论,既葆有诗家之灵心妙悟,又深具学者之严谨考索。此等写作实践,实为打通学术研究与歌诗创作之有益尝试。陈长吟称,文源先生对汉字进行了诗化解读,其学术探索性、社会知识性、文学鉴赏性,都值得读者来品味、欣赏和学习。史飞翔认为,将汉字的拆分与重组化作诗歌创作的巧思,让每个字符在拆解中显露出本真意趣,在重组中绽放出新的文学光彩。商子秦感言,这是一种用诗歌对于汉字进行诗意的阐释和诗美的升华,把汉字和诗歌艺术别样的融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举。



在现场研讨中,雷涛、党永庵、傅功振等专家从汉字文化传承、诗歌艺术创新等角度对文源先生近年来诗解汉字、微型诗歌创作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阎安在总结中强调,文源的作品通过独特的拆字诗手法,为当代诗歌创作开辟了新路径,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马守君、韩鲁华、陈宏和李耀君等教授,寒山石、傅功振和耿翔等专家畅所欲言普通认为,文源新著让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神奇的构架,博大的内涵,无穷的魅力和不朽的灵魂。

省作协副主席阎安在总结讲话中说,汉字、汉语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根,文源用诗的语言和意境,非常深刻地诠释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微型诗歌创作的新路径,这部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最后,作者文源先生进行真诚的答谢。他说:“汉字,已融入了我的血液和骨骼,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诗解汉字,已由起初的兴趣和爱好,变成了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文源表示,今后自己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继续深耕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推动汉字文化的诗意升华,以抵达理想中的汉字王国。
据了解,文源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咸新区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外事学院客座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微型诗创作,被誉为中国微诗创作的“四杰”之一。《说文解字话人生》曾入围“第三届北京阅读季”最具影响力图书评选100本候选书目,被国内多家权威图书馆收藏。《微型拆字诗创作札记》是其在大量创作实践中的体会与心得。系统总结了拆字诗的方法与表达技巧,涵盖了多个维度的拆字诗解方法,不仅是一次诗歌理论的创新突破,更是一场文化使命的躬身践行;不仅是对民族根脉的深情回溯,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庄严承诺。作为国内首部微型拆字诗理论专著,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空白,以学术性与文学性并重的方式,为传统文化弘扬与汉字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视角。
据悉,此次研讨会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微型拆字诗这一创新文学形式的传播,也为汉字文化的当代转化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