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11-21 18:32:1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前沿技术,成功运用磁压榨吻合技术,为一名来自福建、有着多次手术史的继发性食管闭锁患儿实施磁吻合手术,助力其重新获得进食能力,为深陷疾病阴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

病魔缠身 患儿饱受折磨
该患儿出生仅1个月,便因发热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时,被发现食管漏并伴有胸腔感染。此后,患儿先后接受了胸腔探查术、腹腔探查、胃造口术等一系列手术。然而,后续治疗中,经胃造口内镜检查发现患儿“贲门消失”,且食管盲端距离胃底达4厘米。如此棘手的情况,使得采用传统术式恢复食管胃连续性难度极大,甚至可能需要胸腹联合手术,而这无疑会带来更多并发症风险。因此,在之后长达1年的时间里,患儿只能依靠胃造口维持营养,正常发育受到严重阻碍。看着孩子饱受病痛折磨、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和主管医生心急如焚。
柳暗花明 新技术带来转机
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成为患儿命运的转折点。患儿主管医生接触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儿外团队汇报的磁压榨吻合技术,这一创新技术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让主管医生看到了希望,随即主动联系了张洪科医生。作为磁外科技术研究团队的一员,张洪科医生经过对患儿病情的仔细评估,认为磁压榨吻合术能够以“微创”的方式为患儿解决病痛。最终,患儿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儿外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多科协作 成功实施手术
术前,曹振杰主任、张洪科医生对患儿进行了全面评估,决定采用内镜辅助下磁压榨食管胃底吻合术。入院1周后,儿外科团队联合消化内科任牡丹教授及麻醉手术部,共同为患儿开展手术治疗。术中,任教授通过超细内镜探查,确定了患儿食管远端闭锁、贲门“消失”的情况。儿外科团队经原切口入腹松解粘连后,发现贲门段食管瘢痕化,呈圆柱状实心。于是,团队果断切除瘢痕化食管,并在内镜下经食管/胃造口分别置入个性化磁环,成功实现磁压榨食管 - 胃底吻合术。
迟来一口奶 生命重焕生机
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患儿在医院迎来了1周岁生日。当许多同龄孩子已经能够正常进食鸡蛋、馒头、面包等食物时,这个坚强的小宝宝才第一次含上奶嘴,轻轻咽下那口温热的奶。那一刻,病房里安静极了,医生、护士和患儿父母都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孩子的表情。当奶香在空气中弥漫,那口奶顺利咽下,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迟来的一口奶,不仅是儿外科磁压榨吻合技术的成功体现,是母爱执着坚守的回报,更是生命自我修复力量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