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警营“教材”进校园 鄠邑区500名师生沉浸式“解锁”法治安全课

2025-11-21 11:03:0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蒲欣悦)11月20日下午,西安市鄠邑区职教中心的校园里格外热闹——公安鄠邑分局刑侦、法制大队及五竹派出所的民警们,带着案例、模型和趣味互动,把“远离毒品・防范电诈・守法护航青春” 主题普法活动搬进了校园。500 余名师生齐聚操场,在“听、看、答、学”中沉浸式感受法治力量,为青春筑牢安全屏障。

以案释法 划清青春“法治红线”

“同学间的一次推搡,可能变成打架斗殴;面对欺凌选择沉默,只会让伤害持续升级。” 针对高中生身心特点,民警拿出真实的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案例,用 “讲故事” 的方式解读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台下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在一个个真实案例中,清晰读懂 “不做施暴者、勇做维权者” 的法律底线。

实物揭秘 识破毒品“伪装陷阱”

“这包‘奶茶粉’,这块‘巧克力’,其实是伪装的毒品!” 当民警从展示箱里拿出仿真毒品模型时,台下瞬间响起阵阵惊叹。民警拿着模型逐一讲解:“这些毒品会伪装成日常零食、饮料,悄悄藏在生活里。” 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提问”,民警手把手教学生识别涉毒陷阱,叮嘱大家“遇到陌生食品别乱碰,守住拒绝毒品的第一道关”。

拆解套路 守住校园“钱袋安全”

“游戏账号交易要先交‘保证金’?明星粉丝群里发‘福利’要先转‘邮费’?这些全是诈骗!”聚焦学生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民警结合“冒充老师收学费”“粉丝应援诈骗” 等案例,一步步拆解诈骗话术。“记住‘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再遇到可疑情况,先跟老师、家长商量!” 民警反复强调防骗原则,还教大家背 “三不一多” 反诈口诀,让“护钱袋”的技巧轻松记在心里。

互动问答 让法治知识“活”起来

“常见的毒品伪装形式有哪些?”“‘三不一多’具体指什么?” 互动问答环节一开启,现场瞬间沸腾。民警的问题刚说完,学生们“唰”地举起手,答对的同学得到民警点赞,没抢到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紧盯着下一个问题。“原来学法律这么有意思!”一名抢答成功、得到奖品的学生笑着说,在问答里不仅记住了知识,还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此次活动是公安鄠邑分局深化“警校共治”的重要一步。接下来,鄠邑分局还会联合学校、家庭,通过定期巡讲、互动演练等形式,让法治知识走进更多校园、更多家庭,搭建 “学校+公安+家庭”的防护网络,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