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开展科普教育,启动专项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周至多措并举加强鸟类保护

让秦岭成为更多鸟类的幸福家园

2025-11-20 11:05:50 来源:群众新闻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也是众多鸟类关键的迁徙驿站和栖息家园。作为秦岭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周至保护区”)植被茂密、水源丰富,是鸟类资源富集区。

11月14日,周至保护区内几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宁静,为冬日山林注入生机。在这份祥和背后,一场覆盖全域的鸟类保护行动正在持续有力地推进。

保护始于对自然的了解。在周至保护区自然教育实践站,鸟类与野生动物标本馆成为青少年探秘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窗口。

10月23日,实践站内,工作人员李育鹏沿着标本展柜为参观者讲解:“眼前是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秦岭之中,还生活着上百种珍稀鸟类……”来自周至县鹿马九年制学校的师生们凝神聆听,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标本和生动的讲解,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师生心中悄然萌芽。

周至保护区联合县检察院开展法治讲座,以真实案例强化青少年的保护意识;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基地开放日”等活动,年均受众超过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推动“爱鸟护鸟”等生态保护理念走进校园、深入社区,融入公众生活。

“为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我们特邀鸟类专家为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系统提升鸟类识别能力。同时参照《西安鸟类保护名录》,为实施精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周至保护区工作人员任喜全介绍。

自6月13日起,周至保护区启动野生鸟类保护专项打击行动,创新构建“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立体宣传、高压执法”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围绕“捕、运、售、食”全链条精准施策。

周至保护区各保护单位协同联动、严密布防:双庙子、小王涧、安家岐保护站加强对烂泥湖、草垭子、板房沟等边界区域的巡查;板房子、厚畛子和老县城保护站创新采用“无人机+巡护车”立体巡护模式,强化监控;虎豹河、黄草坡护林检查站则严格值班值守与入区管控,各单位相互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此外,周至保护区深入社区发放《保护鸟类倡议书》,联合多部门对辖区内农家乐、超市开展突击检查,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络。

为持续巩固保护成果,周至保护区打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车巡回宣讲、工作人员入户座谈等方式,广泛传播保护知识,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参与鸟类保护。

“周至保护区的鸟类保护是秦岭生态保护的缩影。”周至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数年前,保护区就系统推进鸟类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保护区内至今未发现非法捕鸟行为。”

下一步,周至保护区将依托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鸟类保护专项行动,并在严格落实保护举措的同时,重点发挥自然教育实践站功能,结合爱鸟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普讲座和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凝聚社会共识,让秦岭成为更多鸟类的幸福家园。(群众新闻记者 李欣泽)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