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墨韵载成语 书魂传经典”—《吴福春楷书成语》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圆满举行

2025-11-16 13:21:3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穆雯雯)冬日长安,书香与墨韵交融。11月15日,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陕西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墨韵载成语书魂传经典——《吴福春楷书成语》新书发布暨座谈会”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行。政界代表、书画名家、文化学者、书法爱好者及媒体代表近4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以笔传薪 赓续文脉致远

活动伊始,主持人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发来的贺电。贺电称赞“吴福春先生的楷书端庄大气、笔法流畅、直朴古雅”,《吴福春楷书成语》成功将书法艺术与成语文化相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陕西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李录虎在致辞中表示,《吴福春楷书成语》的出版,不仅为书法爱好者和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楷书、理解成语的优秀范本,也对推动书法艺术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作为全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陕西省图书馆将精心珍藏、深入研究并适时展示这份珍贵的文化成果,让其艺术与学术价值充分释放,惠及广大公众。

来自吴福春先生好友及书法名家的视频祝福,将活动推向高潮。

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化学者、《吴福春楷书成语》序言作者肖云儒先生,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吴福春的楷书,将中国楷书的均衡之美、流动之美————用陕西话来说,就是那种‘倭也’(妥帖、恰到好处)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字体、文风恰如其名,如同春天般温润宜人,给人舒适和谐之感。他以楷书写成语,将知识、智慧、伦理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并传递给下一代,《吴福春楷书成语》走出了一条知行合一、专业传播与社会传播结合、代际传承相融的路子,值得书法界借鉴。”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军区原政委、本书序言作者王志宏谈道:“吴福春先生这部作品,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是文化与知识的结晶,凝聚着他作为艺术家的心血与精神追求。希望这部作品能尽快走进书店、机关、学校、企业和千家万户,成为成年人修身养性的良伴、学子启蒙的导师,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器。”

著名书法家、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陈建贡从专业角度评价:“吴福春先生的楷书成语作品,最见功力之处在于‘稳’与‘活’的平衡。笔法中正端庄,结构严谨规整,尽显楷书横平竖直之风骨,可见其数十年临池不辍的深厚积淀。这种以楷书为载体、让成语可视化的创作方式,既坚守了书法艺术的传统根脉,又让古老成语在笔墨间焕发新生,为当代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生动桥梁。”

以书焕彩 承启时代新章

活动现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邓理、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康育忠、著名书法家、陕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姚天福与作者吴福春共同为新书揭幕。揭幕仪式的完成,标志着这一重要文化成果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作者吴福春向陕西省图书馆捐赠了亲笔签名的新书及墨宝。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峰代表馆方接受赠书,并颁发捐赠证书。

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吴福春楷书成语》作者吴福春先生分享了他的创作初衷。在他看来,成语是汉语智慧的结晶,将楷书与成语相互结合,既能习字又能学文化,二者相得益彰。

“今天这本书的发行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希望它能成为学生书法启蒙的读本,让孩子在阅读与临摹中爱上书法与成语;成为上班族的减压之方,在繁忙工作之余借一笔一划找回内心的宁静;更能成为每个家庭的文化载体,让大人与孩子一起在成语中悟道理、在楷书里品文化。”吴福春的阐述,体现了他将艺术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追求。

群贤会聚 凝聚传承共识

发布会后,邱宗康、史星文、李艳秋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吴福春楷书成语》这一新书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及时代意义展开深入研讨。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教育工作者建议,该书应该走进校园,成为传播书法之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

活动当天,“吴福春书法作品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一楼展厅同步举行,展出其近年来创作的楷书精品20余幅。

展览现场,众多书法爱好者驻足流连,或凝神细观笔法墨韵,或拍照记录精品佳作,沉浸在笔墨营造的艺术世界中,感受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市民李先生正带着上小学的儿子逐一欣赏,他表示:“在手机电脑上看再多图片,也不如亲眼目睹真迹的笔力与气势。这趟来得值,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汉字原来可以这么美!”

以心传艺 融汇古今智慧

本次发布的新书《吴福春楷书成语》,是作者吴福春先生从6万多条成语中精选出具有美好意义的三百六十五则,每则均以精到楷书书写,并附出处、释义与典故,旨在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一座通往传统文化深处的桥梁。作为吴福春先生代表性作品,这本书,他以唐楷为底,兼收颜真卿、赵孟頫、褚遂良、虞世南等诸家之长,以楷书体成语为载体,既是吴福春书法造诣的集中展现,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有益尝试。

对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这份赤诚,源自吴福春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不辍。吴福春自幼承袭家学,以欧阳询唐楷立骨,融汇晋代二王气韵,秉持“以唐楷立骨,以晋书取韵”的艺术主张,形成既具唐楷功力、又富晋书风神的书写风格。

吴福春,著名书法家,1957年生,回族,河北孟村人。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任协会第六届顾问,同时担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秦商总会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