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举办 “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立冬)” 主题发布会

2025-11-05 19:33:4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11 月 5 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在省卫生健康委举办 “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立冬)” 主题发布会。这是陕西首次启动 “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 系列发布会,旨在结合节气特点普及健康知识,帮助群众顺应自然节律、做好健康防护。

此次发布会以 “立冬” 为切入点,11 月 7 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标志着陕西全面进入冬季。冬季冷空气活跃、气温偏低,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也是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期。

发布会由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助理李小楠主持,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团队涵盖临床、疾控、中医等多个领域,包括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医师李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邱琳、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医师闻新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崔巍,分别就老年人心脑血管防护、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分、中医感冒分型应对、冬季传染病预防、科学进补、健康体重管理、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等问题,给出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立冬养生:防寒保暖 合理饮食

“冬季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老年人需格外注意。” 李锐主任医师强调,老年人冬季出门应 “全副武装”,佩戴帽子、围巾、手套,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不适;室内每天早中晚需各通风 15-20 分钟,保持温度 18-22℃、湿度 50%-60%;运动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温和项目,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免疫力。每天饮水 1500-2000 毫升降低血稠度。

他特别提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冬季不可自行调药或停药,需增加血压、血糖监测频次;若出现头晕、肢体无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曾有老人出现肢体麻木后延误 7 小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类情况一定要避免。”

流感防控:区分症状 科学应对

邱琳主任医师指出,流感与普通感冒虽症状相似,但差异显著: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症状重,常伴高热(38℃以上)、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传染性强且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导致,以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为主,多为低烧或不发烧,5-7 天可自愈。

“得了流感要尽早干预。” 邱琳建议,出现流感症状后 48 小时内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特效抗病毒药物,避免自行用抗生素;患者需居家隔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儿童复课需满足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48 小时” 条件;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每年 9 月至次年 3 月均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接种。

冬季进补:辨清体质 科学调理

“普通感冒在中医看来分风寒、风热两种,用药需对症。” 闻新丽主任医师介绍,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涕、无汗、口不渴,可选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风热感冒则是流黄浊涕、咽喉肿痛、口渴,适合用风热感冒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若伴呕吐腹泻,食积导致的可选保济丸,寒凉引起的可用藿香正气水。

针对冬季进补,她强调 “先辨体质再进补”:气虚者易疲劳、爱出汗,可吃黄芪炖鸡、山药粥;血虚者面色苍白、头晕,推荐红枣黑米粥、当归乌鸡汤;阳虚者畏寒怕冷,适合当归生姜羊肉汤;阴虚者口干、手足心热,宜食莲子百合粥、沙参玉竹老鸭汤。“痰湿、血瘀体质者盲目进补会加重症状,消化不良者进补前可先吃山药、茯苓粥调理脾胃。”

冬季运动:因人而异 科学锻炼

“冬季运动要‘宜缓不宜猛、宜暖不宜寒’。” 崔巍主任医师建议,选择快走、慢跑、八段锦等中低强度运动,老年人每天 15-30 分钟即可,年轻人可逐步增加强度;他提醒,冬季运动需注意时间和环境,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再外出锻炼,避免雨雪或空气质量不佳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运动最佳时段为上午 9-11 点或下午 3-5 点;穿衣采用 “洋葱式”,内层吸湿、中层保暖、外层防风,运动前后需热身和放松。

结合陕西人 “偏高碳水” 的饮食特点,崔巍给出具体建议:主食控制在 “一个拳头” 大小(约 100-120 克熟重),减少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每餐搭配 “两个拳头” 的蔬菜,尤其深色蔬菜,部分白面条、白馒头可替换为荞麦面、杂粮馍;晚餐以清淡为主,尽量在睡前 3-4 小时进食,进餐顺序可调整为 “先喝汤、再吃菜肉、最后吃主食”,帮助控制总量。

阿尔茨海默病防控: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

李锐主任医师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早期发现并通过规律的体育锻炼、科学的饮食、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和发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明显信号。” 李锐主任医师提醒,若老人频繁忘记近期事情、原本会做的事(如用微波炉、手机付款)做不好、说话找不到词、性格突然变得多疑易怒,且症状每天出现,需及时就医。

他强调,早防早治可延缓病情发展: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听力下降者尽早戴助听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规范控病;家人要细心观察老人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守护老年人认知健康。”

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助理李小楠表示,后续将结合二十四节气和卫生健康日,持续举办 “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 系列发布会,用通俗语言传递健康科普知识,帮助群众成为 “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