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研“好课”之道 赋课堂深度——记灞桥区宇航小学外出培训教师分享交流

2025-10-24 21:45:53 来源:西安市灞桥区宇航小学

2025年10月16至10月17日,第23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在陕西汉中举行。本次会议由新世纪数学教材(1–6)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围绕“什么是一节好课”展开深入探讨。西安市未央区宇航小学王婉琴老师有幸亲历这场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深刻感受到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正朝着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方向稳步迈进。

大会特邀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张华教授作主题报告。他以《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教育强国的视角》为题,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并指出: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培育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广泛共鸣,也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刘坚教授围绕当下的热点问题“要不要区分乘数与被乘数”,结合真实案例及调查问卷展开论述。刘坚教授认为:数学教育既要反映数学本质,更要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课堂应该由“表演(教师)”转变为“表现(学生)”。

活动第二阶段分三个会场展示了15节课堂教学现场实例。课例分享内容基于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五版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核心,展现了学生课堂探究、小组合作的真实过程,破解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每一节都课展现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与先进的教学理念。

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学校,王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王老师分享了好课的基本准则,并深入剖析了准则中的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情境+问题串”是编者的精心设计,其中的真实情境是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窗口,而有层次的问题串则驱动数学思维的深入与数学语言的表达,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落实素养目标的清晰路径。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做任务”,在做中学、用中学。

一节好课首先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也许看到的课堂效果“不那么理想”,其背后的原因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显得”课堂效率没那么高,学生的语言没有那么流畅,学生在数学上的表现没有那么“优秀与整齐划一”,但是它就是学生集体真实的学习过程。

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的信心。将前沿理念带回校园,转化为日常课堂的生动实践,是每一位参训教师的责任。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深耕课堂教学,让核心素养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真实生长。


责任编辑:唐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