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10-22 10:12: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玮)“以前出门怕踩积水,现在新地砖平平整整;以前电线像蜘蛛网,现在天空干干净净;以前散步没去处,现在口袋公园几步就到。”家住子长市东苑小区的林先生刚出差归来,就被家门口的变化惊喜到。这场让群众直呼“舒心”的改变,源于子长市举全市之力推进的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行动。
作为谢子长将军的故里,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城市,曾一度面临形态凌乱、设施薄弱、空间不足等发展难题。2023年6月,子长市召开城市有机更新动员大会,将其列为“四件民生实事”之首,出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以“留、改、拆、治、兴”并举的思路,打响了一场关乎城市品质与民生福祉的攻坚战。
破局“城市病”:地下管网先于地面改造
“城市更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像给人治病一样,先打通‘经脉’再塑‘颜值’。”子长市城市有机更新办公室工作人员靳鹏介绍,当地创新性地将地下管网改造置于优先位置,破解了长期困扰群众的“心腹之患”。
在秀延街改造现场,曾有商户担心施工会影响生意,但看到施工方“先地下后地上、分段推进”的方案后逐渐安心。施工队采用联塑克拉管等优质材料,通过电热熔与双密封圈双重保障技术,铺设给排水、强弱电、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仅2024年就完成32条主支路段116.84公里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管线入地的双重目标。“以前下雨家门口就积水,现在管网改造完,再大的雨也能快速排净。”商户雷竹花的话道出了周边居民的心声。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飞线”问题,子长市将城区划分为17个责任区,由县级领导包抓,抽调280余名干部志愿者逐户排查。累计完成3.57万套(孔)房屋的线缆整治,拆除废旧电线杆800余根,让困扰多年的“蜘蛛网”彻底消失。与此同时,7条“瓶颈路”“断头路”全部打通,12.72公里道路铺设沥青,7.58公里人行道更换新地砖,曾经的出行“堵点”变成了畅通“亮点”。
拆建并举:腾退空间惠及民生
“拆违不是为了空地,而是为了给群众建更多‘幸福空间’。”这是子长市城市更新的核心理念。在城东片区,292间老旧房屋被依法拆除后,并未急于商业开发,而是规划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芋则湾村,拆违腾空的557亩土地中,430余亩被规划为停车场、绿地等公共设施。
2024年,子长市掀起拆违治违高潮,累计拆除各类违法违规建(构)筑物9722处68.1万平方米,清除富余城市“家具”100多处,拆除户外广告1710处。拆后空间的利用则充分回应民生需求:8个口袋公园相继落成,新增绿地4万多平方米;8个停车场同步建成,新增停车位2100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四路口综合智慧停车场是其中的标杆项目。这个占地25亩的工程不仅建设地下停车场,还配套了地上广场、运动场馆和景观绿化,70名工人24小时轮班施工确保年底交付。“这里以前是杂乱的临时市场,现在要建成集停车、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以后带孩子来玩太方便了。”技术总工石建昌的介绍让周边居民充满期待。
精细施策:个性需求融入统一规划
城市更新既要整齐规范,更要保留温度。在城东片区门头牌匾改造中,子长市坚持“统一不失个性”原则,既规定灰色底色确保整体协调,又允许商户自主选择字体颜色与装饰元素。卖高粱酒的刘玉林选了红色字体呼应产品特色,开牛肉面店的商户则选用标志性绿色,1723块新牌匾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
“改造前工作人员上门征求了三次意见,连安装高度都按我们的建议调整了。”刘玉林说,这种人性化举措让商户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同样充满温度的还有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在26个已改造小区中保留了老建筑的红色元素,同时加装保温层、更换节能窗,完成120栋建筑的外立面节能改造,既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又延续了城市记忆。
针对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子长市建立“常态清脏+专项督查”机制,新增2辆洗扫车、2辆垃圾收集车,每月组织干部集中清扫,全年清运垃圾30多万吨。同时改造标准化公厕9座,完成2886户彩钢顶改造,消除外墙瓷片脱落、空调外挂机松动等安全隐患,让城市既整洁又安全。
民生为尺:幸福指数随城市颜值同步提升
傍晚的秀延河休闲长廊热闹非凡:老年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年轻人沿着步道慢跑。这条2024年9月刚投用的长廊,是子长市有机更新民生导向的生动体现。“以前想找个散步的地方得走半小时,现在下楼就能到河边,太方便了。”居民王永莉笑着说。
在城市更新的“民生清单”上,这样的变化随处可见:桑树坪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让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齐家湾农产品批发中心点亮灯带,成为夜间新地标;文化艺术中心进入装修阶段,即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子长陵周边改造升级,让红色地标焕发新活力。这些项目共同勾勒出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民生画卷。
交通秩序的改善更让群众获得感倍增。送快递的张师傅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秀延街电动车乱停乱放,车都开不过去,现在划线规范停车,配送效率提高了一半。”一位接送孙子的老人则说:“以前门口全是乱停的车,生怕孩子出事,现在路宽了、秩序好了,带娃出门特别放心。”
截至2024年底,子长市已投入17亿元实施13个有机更新项目,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从“蜘蛛网”到“蓝天景”,从“积水路”到“畅通道”,从“脏乱差”到“美净齐”,这场深刻的城市变革,不仅让古城焕发新生,更让30万子长群众的幸福落地生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推进城西基础设施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子长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有机更新没有终点,唯有持续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红色古城在时代发展中始终充满温度与活力。(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