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10-18 14:54:3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为加快新入职教师成长步伐,将新课标理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课堂效益,10月13日至15日,西安市浐灞第三十二小学精心组织“新入职教师过关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起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专业成长平台,以新秀之力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动能。

本次活动全程聚焦课堂质量,严把教学关。备课环节中,他们深入钻研教材编排逻辑,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积极践行学校萤智课堂“以生为本、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力求让每一节课既有知识传递的深度,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温度,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麻雀》 胡美茜

胡美茜老师在《麻雀》这节课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麻雀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种情感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比尾巴》 余丹琳

余丹琳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以“摘桃子”字词环节拉开了课堂的序幕,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识读环节形式多样,层层巩固;学生们通过问答游戏,带动物头套互动环节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直观感受不同尾巴的特点。并且通过朗读问句和答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坐井观天》 李静蕾

李静蕾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以“趣味体验+深度理解”为核心。通过“青蛙与小鸟”角色扮演,让学生沉浸式还原对话,借助绘画直观呈现两者视野差异,快速点燃课堂氛围。设计“视角对比”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认知差异的根源,再以“青蛙出井”续写活动,将“眼界决定认知”的道理转化为具象表达。最后链接生活,鼓励学生分享类似经历,让语文学习与成长感悟相融,实现知识传授与思维启蒙的双重目标。


《zcs》 姜露露

姜露露老师执教的《zcs》一课利用儿歌和字母卡片游戏加深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巩固,让低龄学习者通过“做”而非“记”来掌握发音要领,同时结合趣味互动降低学习难度。让孩子快速感知拼音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强学习成就感,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黄山奇石》 刘梦雪

刘梦雪老师这堂《黄山奇石》,以“游览”为主线,情境化教学带领孩子乘坐宝宝巴士来到著名的黄山风景区:①找出奇石,自主梳理超认真;②当小导游,同学们自信大方,表达欲拉满;③思维拓展:轻松get写作小技巧。整堂课在玩中学,学中玩,把课堂还给学生。萤智课堂模式贯穿始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光发热!


《Helping At Home》 武童童

武童童老师的课堂以“家庭成员职业”为核心场景,将doctor、factory worker等词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结.展示不同职业人物的工作场景和内容,让学生直观感知词汇含义。多维度活动强化记忆,现“词汇-句型-运用”的无缝衔接。在拓展环节展示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尊重不同职业、感恩劳动者的意识,实现语言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双重目标。


《金色的草地》 张玮钰

小小植物,大大奥秘。张玮钰老师在《金色的草地》一课中,以读促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智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将课堂交给学生,以教师为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同时,以实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也符合了本课教学目标中的“只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可以有新的发现”这一目标,寓教于乐。


《g k h》 陈紫怡

陈紫怡老师在《g k h》一课中,巧用多媒体、小故事、小游戏,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化繁为简,难点的讲解准确到位,用巧妙的思路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让人豁然开朗。难点讲解充分,一步步带领学生思考。老师做到了前后关联、横向纵向的连接,让课堂变得很充实。


8位教师各展所长,用生动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展现出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热情。活动中,没课的同年级教师主动前往听课,课后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学生活动设计”“课堂评价有效性”等维度展开研讨,形成“授课—听课—评课—反思”的闭环教研模式。



此次过关课不仅是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阅”,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纽带,让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与同伴间的互学互鉴相得益彰,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明确课堂优化方向,为今后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青年教师是未来的主力军。未来,浐灞第三十二小学将持续以“过关课”“示范课”“主题教研”等活动为抓手,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路上快速进阶,让更多教育新秀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光彩,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潘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