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10-14 10:31:12 来源:王宜振教童诗
学语文,从读童诗开始
“王宜振教童诗”栏目以推荐中国现当代适合儿童阅读的较新的诗歌文本并对之加以品读为主,以此推动全国诗教工作的开展。同时,本平台还开辟“孩子的诗”“诗教课堂”“诗歌后面的故事”“好书推荐”等栏目,欢迎全国诗教工作者、诗人参与互动,共育诗歌教育的花园。
编者的话
童子是近几年涌现出的一位优秀童诗诗人。他善于运用反常思维,又注重合乎思维逻辑,力求让自己的诗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语言运用上,他不单纯追求表层词语的搭配,而是更注重“写什么”与“怎样写”之同的辩证统一。他善于创造新的词汇,颠覆传统的话语,为孩子的阅读提供了崭新的体验。他的诗,使孩子的心灵得到陶冶,获得安宁和温暖。
今年五月,第二届“东荡子”儿童诗歌奖评选揭晓,诗人童子荣获此项荣誉。今年七月,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童子又荣获此项殊荣。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本平台从他的获奖诗集《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一书中选出部分诗歌,并同他的创作体会《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做一只蝴蝶》一文一同刊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童子的诗
我们谈谈年龄
我比桌子大五岁。
比棒棒糖大四岁。
比鞋子大一岁。
比储钱罐大两岁,
比背包大三岁,
我比我自己——
多么了不起,
我比自己大半岁!
变老的诗
谁也不能向我保证,
我以后会不会变个老头。
我从小就希望长大,
但老了以后是什么样子?
我看见有人头发掉光的样子
看见有人拄拐棍的样子
看见过有人眼巴巴地流口水,
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或者牙齿又掉了一颗时,
含着话梅糖的样子。
如果长大紧接着变老,
然后变成这个样子,
唉,那可怎么办?
我本来以为长大会是
不再个儿小小,胆子小小,惹人发笑。
而不是比起现在,情况更糟。
是长大后的变化更糟,还是
永远保持孩子的心思更糟?
也许没有一个答案可以往里套。
除非有一天,我受到严重的打击——
有人抢走我心爱的糖果,
让我从此对世界无比失望,伤心到老。
孩子的提问
你的头发什么时候白的?
你数过自己的皱纹吗?
你的拐杖好用吗?
你想起的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你喜欢笑吗?喜欢旅行吗?
你现在最爱什么?
你做梦吗?
你高兴的话会跳起来吗?
你有好朋友吗?
你还喜欢吃以前喜欢吃的东西吗?
你写信吗?
当你说话而别人假装没听见的时候,
你会生气吗?
你喜欢现在的你吗?
像我喜欢现在的我这样?
婴儿的秘密
以不可思议的光与声的状态
从银河系之外来到地球的
外星机器人
进入小小的婴儿的身体里
兴高采烈地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他逐渐忘记自己曾是机器人
回望比幼年更早的从前时
总要吃力地想上一想
但关于别的,他什么都想不起来
记忆里一片泛着波光的葡萄海
幼小的生命,被甜蜜宠爱——
这是宇宙里的一切
最好的起源啊
世界的客人
在收到世界的邀请之前
我们在哪里呢?
看见晴天就笑起来的孩子
是不是来自太阳?
喜欢在海滩上嬉戏的孩子
是不是来自海洋?
盯着星空发呆的孩子
是来自宇宙里吗?
还记得自己从哪里来的吗?
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当我们被花朵,鸟兽,种子和风
装饰起来的世界深深地吸引
我们便成了这里的客人
人是世界的客人
在回到自己的来处前
要开开心心礼貌地
做客呀
所有的小孩都被鼓励大声尖叫
所有的小孩都被鼓励大声尖叫
当他们看到有趣的事儿发生
比如一只母猫假装若无其事地
带着它的小猫在脚下穿行
在彩色喷泉的水花下面
他们的声音尤其自由欢快
当魔术师戴着他的帽子出现
他们却蓦地安静下来
目不转睛,屏住呼吸
就是这样奇特,这样不可思议……
直到鼻头红红的小丑打着嗝哭泣
他们才再次从尖叫声中找到自己
我坚信我们小孩
我坚信我们小孩,都是星星
为了妈妈的爱,从明亮的夜空下来
我们会跑会跳,会淘气会害羞
也许到那么一天,我们还会长大……
啊!长大!我为此忧愁了一小会儿
转身就把它抛在脑后
你知道,作为一个小孩
没有太多时间忧愁
我站在小路上,看了看世界尽头
那里好像比昨天,多了一片树丛……
凭着旺盛的好奇心,我们这就前去征服
我坚信我们小孩,都是星星
大人说的无聊
大人说的无聊是什么意思?
也许是指——
既不发烧也不打喷嚏。
既不头痛也不起痱子。
既不笑个不停也不哭个不停。
既没有被蜜蜂蜇也没有拉肚子。
既不捞小鱼也不捉蜻蜓。
既不追着皮球疯跑也不背着手唱歌。
既不去踩小水洼也不跳起来够星星。
既不小腿抽筋也不脸蛋通红。
啊,小腿抽筋——太糟糕了,
我可不要经历第二次!
不过大人们说的无聊,
到底是什么意思?
孩子的使命
那小小的孩子所做的事
是他自己要去做的
没有人命令他
也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但他小小的心拥有饱满的力量
想要面对全部的世界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一群蚂蚁紧张地盯着他目不转睛
星星绕着夜空旋转的时候
知道自己在旋转吗?
小草和大树啊
也都知道自己的使命吗?
小青果在枝头上所做的事
是它自己要去做的
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
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
我并不想要被大人重视。
我希望他们忘记我的存在,
好在角落里独自游戏。
当他们想起我来,
我就被迫开始表演。
是的,我知道你和我一样,
不情不愿扮着孩子的角色。
只要他们肯让我一个人待着,
我的头顶就始终有一束光。
光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说:
“我理解你的寂寞。”
老人的提问
你最喜欢谁?
你都为什么事哭过?
你交到几个好朋友了?
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事儿?
那时候你几岁?
你想去看马戏吗?
你有没有迷过路?
你相信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吗?
你要不要喝一杯牛奶?
你会做加减法吗?
你想要吃几颗樱桃?
你现在去池塘边玩一会儿,好吗?
你害怕打雷吗?
你要不要回到床上去?
你会告诉我你做的梦吗?
我好像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老人说
他叹了口气 笑起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
做一只蝴蝶
童子
人从生下来就开始对世界产生好奇心,提出一个接一个问题,期待着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就是这样,随着岁月增长,逐渐了解世界的真相和秘密,看见了我们想知道的,明白了我们一直困惑的。人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吧。每一个孩子,也都将这样长大吧。
有时候我们管这样的过程叫成熟,仿佛在这样的过程里,一个人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貌的变化,适应自己的角色,就是时间和生活安排给每个人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角色。孩子,少年,青年,中年,老人。而我却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和困惑——是谁规定了人必须适应自己的年龄做出相应的改变呢?或者——外貌变了,身体状态变了,心灵的状态也一定要跟着变化吗?而我这种好奇的发问,不属于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该有的想法吧?
蝴蝶从卵开始发育,变成幼虫,经过几次蜕变,再变成蛹,最后破蛹而出,化为蝴蝶。这样的生命过程,仅仅想一想就觉得,必定比人类的成长复杂痛苦,蝴蝶在还是幼虫的时候,是怎样坚信自己最终会成为蝴蝶的?而蝴蝶也并不因为外表发生的不同变化,改变它的生命是一只“蝴蝶”的本质。
人也可以这样吧,不管外表和年龄怎样随着时间和经历发生变化,内心都是“人”的本质,都有一个最终的“蝴蝶”版本等待自我成就。坚持内心的状态不变,是不是就能距离成为真正的自我更近一些?有趣的是,蝴蝶用了大部分时光来成长,到了生命的尾声段落,才成为翩翩飞舞的蝴蝶,拥有最美的形态。人如果在外表上不能类比,在内心的成长变化上,是不是可以类比呢?一个老人的内心世界,是不是可以做到人生美如蝴蝶的最终态呢?
我喜欢探究从孩童到老人——这样的两个端点,人的内心都有哪些东西并不曾改变。就像蝴蝶一样,始终保持着成为蝴蝶的心,那么,人是始终保持着成为人的心吗?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最终懂得人生意义的人?或者一个和世界始终有着同样的呼吸节奏的人?不同的人喜欢在这样的两个阶段里,保持同一颗心吧?就像我喜欢保持的,是始终一颗孩子般活泼好奇的心。
所以在这本诗集里,是用了孩子气的眼睛和心,去思考人的生命的意义,试图发掘人这只“蝴蝶”,在不同年龄所应该、可能拥有的不同的生命之美,直到最后,获得人生最美的内心世界,最美的尾声。这样的过程显然比仅仅从外表做区分的出生—成长—衰老更为振奋心灵,它预示我们的人生并非一道抛物线,而是从零开始,一直向上,向上,向着高处的光明攀爬,直到终点。
我愿意赋予一本诗集这样的意义。从第一首诗《我们谈谈年龄》开始,年龄就是一个既重要又并不重要的对象,因为我已经知道年龄是怎么回事了:时间给予我们外表带来了变化,但是我们的内心可以坚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并不因时间而改变。“当我是个孩子”,我同时也是一个老人,我可以是爬行的蝴蝶,也可以是飞翔的蝴蝶。衰老并不是一个可怕的、沉重的话题,人为什么要惧怕自然安排好的结局呢?衰老是让我们能够如蝴蝶般飞向太阳的骄傲时光,是心灵脱开沉重的生活之蛹羽化之时。儿童和老人,就这样在第一小辑里奇妙地相遇,并在随后的每个小辑里,偷偷地互相观察,互相了解。
“当我开始长大”,我看见身边的人怎样变化,看见自己怎样变化,我开始思考,开始怀念……我宣布在所经历的年龄状态里,我最喜欢孩子的状态,所以我要永远做一个孩子!这样我就能够永远和自己和解,永远把所爱的人留在他们最好的年纪。“时间走个不停”,是关于时间的一些思考,如果能和时间做朋友多好,可以随便开它的玩笑,可以和它捉迷藏,可以躲起来让它找不到,可以慢吞吞地在时间里走,或者,还可以选择把时间遗忘……
接下来的“最最珍贵”,则是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最认真的一些想法,我想知道,我们有限的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应该珍惜些什么,到底应该有什么目的……我好像找到了一些,又好像还没有完全明白,因此我仍然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努力地理解并寻找世界里的“伟大”与“庄严”。
人生的长短标准,只有在人群中有意义,在其他生命中呢?在宇宙中呢?好像马上就失去了标尺,有的昆虫只活一天,有的植物活上千年,而石头,水,星星,存在了无数时光。这时候以人的年龄来划分孩子和老人,就显得多么好笑呀。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有学不完的知识,看不完的风景,走不完的漫漫长路,永远,永远。一个老人,这时候就是一个孩子,他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也知道自己最终就是那只蝴蝶。这就是“宇宙观礼台”所讲述的吧。
写作这些诗歌的时候,我并不是怀着写给孩子读的童诗的心,而是想要写给所有人,尤其希望觉得自己已经衰老的人,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诗歌,给他们看见他们内心的蝴蝶,看见一条向着阳光飞翔的金色之路,那是生命终将抵达的地方。而孩子们,则会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由来的答案。因为,当他们来到人世间,就已经开始了自由的提问与飞翔。
最后,感谢为诗集创作提供过灵感与帮助的人,我亲爱的同事,我的家人,还有这世间一切高贵伟大的心灵。感谢为诗集出版付出心血的出版人孙玉虎与责编郭良忠,以及合作多年的插画师马小得,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希望我们都会对最终的呈现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