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实现硬核产业的“非线性”增长

2025-09-28 15:05:0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刘林枫)在大众印象中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都西安,一股强劲的工业新动能正在涌动。从航空航天到高端装备制造,从新能源汽车到新材料,西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以全新的姿态实现产业的“非线性”增长。以陕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中科天地航空模块有限公司和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

 

创新动能: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在位于阎良区西安三角防务的智能化车间里,一场关于精度的革命正在悄然进行。用“镜像铣”全面替代传统“化学铣”后,加工精度实现了从±0.5毫米到±0.1毫米的跨越。“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公司副总经理王海鹏表示。这项革新使得每加工1000张飞机蒙皮就能节电10万千瓦时,减排污染物近千吨,真正实现了绿色制造。

 

作为陕西省航空产业链“链主”企业,三角防务正在建设的12.5万吨多向模锻液压机将成为全球最大,进一步巩固西安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过程中,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令人瞩目,这家拥有7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成功转型为“制造+租赁服务+再制造”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搭建的“庞源在线”平台,实现对全国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使设备出租率在行业低谷期依然保持稳定。

 

“我们不再是简单的设备供应商,而是施工全流程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公司副总经理范勖成表示。2024年,该公司在新产品无轨胶轮运输车上实现突破,批量销售69台,成功进军煤炭装备制造领域。这款以防爆锂电池组为动力源的产品,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契合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建设方向。

 

 

协同生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这种“非线性”增长还体现在企业的协同生态中。在陕西中科天地航空模块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款新型电源模块进行极端环境测试。这个巴掌大小的装置,是机载雷达、导航系统的“心脏”,国产化率已达到100%。“在零下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公司研发人员表示。虽然规模不大,但中科天地在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体现了西安产业体系中的协同创新生态。

 

西安拥有全国1/4的航空科研力量,200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这种协同效应在陕汽集团的全球化布局中得到充分体现。36年间,陕汽实现了从出口13辆到累计出口36万辆的跨越,背后的秘诀是“一国一车”的差异化战略。针对全球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陕汽开发了692款定制化产品,真正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绝对不能简单地把国内的成熟产品交付到海外,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工况、气候、法规和使用习惯。”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超表示。

此外,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基础上,实现技术和产业融合,前瞻性的开发了全域智慧物流系统、新能源车辆智能管理,运用车联网大数据实现人、车、路、货全过程透明化管理,将车辆、能源、补能站和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商用车从“工具”向“服务载体”转型。

 

制度赋能:构建产业创新沃土

 

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制度保障。政府通过“黄金七条”等政策,构建“市有政策、区有服务”的支持体系,推动形成“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我们正从产业创新的跟随者向组织者转变。”西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标准地+承诺制”到“拿地即开工”,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推进,西安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阎良区预留1.4万亩工业用地,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多家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政策持续优化,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这些措施共同构筑了西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底座。

 

从重型机械到航空材料,从电源模块到商用车辆,西安的产业升级之路展现出多元化、协同化的特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场提质增效的攻坚之战,古都西安在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正展现出愈发强劲的脉动。

责任编辑:刘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