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9-24 21:19:22 来源: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
秋意渐浓启新程,教研赋能共成长。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城乡语文教育协同提质,9月23日——24日,天王学校举行城乡教育共同体语文学科建设月系列活动。活动邀请共同体学校教师、名师引领行动种子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初中、小学两个学段的优质示范课展示,搭建起互学互鉴、共研共进的专业成长平台,让语文之美在秋日的校园里绽放光彩。
品诗仙豪情 悟人生突围
9月23日上午,天王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李金桥以九年级上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为课题,带来一堂兼具文学深度与思想温度的示范课,带领师生走进诗仙的精神世界。
课堂伊始,李老师以“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切入,引导学生标注“金樽/清酒/斗十千”“长风/破浪/会有时”等句停顿,通过范读、分组读、个人诵读,让学生在韵律中初感诗歌“悲而不伤、愤而不馁”的基调,为悟诗意奠基。“师生译读”环节,李老师结合李白“奉诏入京却遭赐金放还”的人生背景,逐句解析诗意,以“四字概括+诗句分析+情感解读”的方式梳理诗人困境:“停杯投箸不能食”显“美食难咽”之态,藏理想落空之苦;“欲渡黄河冰塞川”喻“仕途艰难”,道前路坎坷;“行路难,行路难”的反复咏叹,表“歧路难辨”的困惑挣扎。
为解读李白“不屈”,李老师聚焦诗歌中的用典:借姜尚“垂钓碧溪”、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解读诗人盼明君赏识之心;引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壮志,阐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课堂尾声,李老师串联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让学生明晰:此诗不仅叹“行路难”,更是一场“心灵突围”,尽显诗仙对理想的执着。
赏秋雨之美 品童真之趣
9月24日下午,天王学校小学语文教师杨琛以三年级上册散文《秋天的雨》为课题,打造了一堂充满童趣与诗意的课堂,让学生在文字中“收藏”秋天的美好。
课堂开篇,杨老师通过认读“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等生字词,梳理课文2-4自然段核心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初步把握“秋天的雨有颜料、有气味、有声音”的“总分”结构,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随后,杨老师以“收藏秋天”为线索,设计三梯度任务:一是“收藏色彩”,引导学生圈画银杏树“黄色”、枫树“红色”等颜色词,赏析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二是“收藏味道”,结合生活品位水果香甜,借“小朋友的脚常被香味勾住”一句,感受童真童趣与丰收喜悦;三是“收藏声音”,梳理文中动植物过冬场景,体会作者细腻入微的观察力。杨老师讲道:“《秋天的雨》抓住秋的缤纷色彩、丰收景象和动植物过冬情景,表达对秋雨的喜爱与赞美”。杨老师的解读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学生心中播撒下了热爱自然与语文的种子。
共研共思 聚力成长
两场示范课后,参与教师围绕课堂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不同学段语文教学的特点:李金桥老师的课堂注重“知人论世”,通过背景解读、典故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培养了初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杨琛老师的课堂立足低中段学生认知规律,以任务驱动、趣味互动为主,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欲。本次语文学科建设月活动,以优质示范课为载体,不仅展现了天王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搭建了城乡教师交流互动的桥梁。未来,天王学校城乡教育共同体将继续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目标,持续开展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推动城乡语文教育质量共同提升,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