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生死时速!七旬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宝鸡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

2025-09-24 10:52:1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张伟)9月20日下午,宝鸡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一名76岁高龄、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肺癌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命悬一线。

危急关头,该院胸外科、肾病内科、心血管内一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重症医学科、导管室等多科室快速反应、无缝衔接、精准施治,凭借高效的团队协作和过硬的急救技术,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夺了回来,完美诠释了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强大实力。

病情骤变:住院病房突发险情,生命垂危。患者有多年糖尿病、脑梗塞病史,肺癌病史,失语状态。当日,因“胸部不适”自行来到宝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谁料,就在入院后短短20分钟,意外突然降临——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死神正在逼近,情况非常危机。

快速响应:多科医护临危不乱,心肺复苏赢得先机。险情就是命令!发现情况的胸外科、肾病内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冲上前去,立即启动了高标准的心肺复苏(CPR):持续的胸外按压保证大脑供血,呼吸气囊辅助通气维持氧气供给……一场生命保卫战在病房里迅速打响。同时,紧急向心血管内一科发出会诊请求。

精准施治:电除颤一击即中,打通闭塞血管。心血管内一科李飞副主任医师接到会诊后火速赶到现场。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他果断决策——“立即电除颤!”一次200J的能量放电,监护仪上紊乱的波形瞬间转复为规律的窦性心律,患者自主呼吸也逐渐恢复!首战告捷,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随后赶来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ICU团队迅速为患者建立了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深静脉置管,确保了药物和液体的快速输注。

紧急心电图检查揭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电话请示心血管内一科主任翟向伟,指示启动绿色通道尽快开通血管,与患者女儿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医院立即开通了急性心梗救治绿色通道,导管室紧急启动。

李飞、张春莹、樊剑云副主任医师直接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造影结果证实了起初的判断:供应心脏下壁的“生命线”——右冠状动脉已完全闭塞。使用抽吸导管成功从血管内抽出两大块红色血栓,并顺利植入一枚支架,被堵塞的血管终于恢复了畅通,心肌重新获得了血液灌注。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

成功救治背后的启示: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一次对医院综合急救能力的极限考验。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且在院内突发猝死,救治难度大。它得益于:

第一时间的有效CPR:胸外科、肾病内科医护人员抓住了最关键的“黄金4分钟”,为后续成功救治奠定了基础。

迅速准确的诊断:心血管内科快速明确病因,直击病灶。

畅通的绿色通道:各科室间协作无缝,从会诊到导管室启动,一路畅通,最大限度缩短了抢救时间。

成熟的介入技术:精准的抽吸和支架植入术,是成功打通血管的关键。

此次成功抢救充分体现了宝鸡市人民医院在应对急危重症患者时,多学科紧密协作(MDT)模式的优越性,彰显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崇高职业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强烈责任担当。未来,医院将继续优化急救流程,为宝鸡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最快速、最专业、最高效、最贴心的医疗救治服务,全力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