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红色热土唱响时代新声 同心共绘文化振兴画卷

2025-09-23 15:34:0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王海云)在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一股学唱红歌、颂党恩的热潮正持续涌动。龙门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创新打造“红色文化+群众文艺”特色品牌,该镇热心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村民共同组成了龙门村农民合唱团,已成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亮丽名片。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群众文艺焕发新生。龙门村作为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始终将传承红色文化作为精神内核。借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机遇,八仙镇文共体分中心与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合唱团,特邀八仙镇中心小学张显海老师、龙门小学李红英老师担任艺术指导,通过“理论讲解+分声部训练+情景式排练”模式,让村民在歌声中重温峥嵘岁月。在平利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朗诵会上,合唱团以昂扬姿态献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赢得全场掌声,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

创新教学破除壁垒,全民参与共筑梦想。针对部分村民识字率较低的实际,指导老师们探索出“以画传情、以图记词”的创意教学法。张显海老师手绘“歌词图解”,将“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抽象词句转化为田间劳作、红旗飘扬等生动场景;李红英老师编创“动作记忆法”,通过肢体语言辅助理解歌词内涵。这种“视觉化+体验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准入门槛,还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目前合唱团已吸引近60名村民常态化参与。

干群同心砥砺奋进,红色文化赋能振兴。随着国庆临近,合唱团进入“日训模式”。党员干部组成“后勤保障组”,提前布置场地、准备茶水。老师们更是被群众热情感染,利用休息时间教学。正如村民周秀林所说:“以前觉得唱歌是城里人的事,现在咱们农民也能上大舞台,用红歌表达对党的感恩!”

从廖乾五故居的青砖黛瓦,到合唱团的红歌嘹亮;从田间地头的自发排练,到文化广场的千人同唱。龙门村正以文化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新时代答卷。下一步,八仙镇将继续支持合唱团的建设,让其作为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唱出更加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

责任编辑:an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