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咸阳市妇产医院)产科发展纪事(上)丨五十二载薪火相传 铸就区域产科医疗高地

2025-09-23 14:25:05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陕中二附院)始建于1973年1月,前身是“陕西省第二纺织医院”,1988年获批“咸阳市妇产医院”,1995年荣获卫生部“爱婴医院”称号,2010年成为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获批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项目建设单位。52年来,陕中二附院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实现了医院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陕中二附院(咸阳市妇产医院)产科,一张延续了52年的亮眼名片,一个承载了超过20万个家庭希望的摇篮,从1973年建院之初的筚路蓝缕,发展成为如今区域产科领域的翘楚。

2024年,产科分娩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9935例,居全省第三,咸阳第一。回望产科52年来时路,是一代代产科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奋斗史诗。

学科启航高起点奠定坚实基础 (1970s-1980s)

1975年,医院成功引进咸阳地区妇产科学术带头人陈坤远主任,为妇产科学科建设奠定了高起点、好基础。进入80年代快速发展期,徐志已、王巧珍、张立仁、王金萍、李玉麟、岳自立、马依娜等一批优秀专家相继加入,人才济济,业务能力飞速提升。1986年,妇产科细分为妇科、产科病区,规范化设立产房和婴儿室,分娩量快速增长。

1988年,医院被正式批复为“咸阳市妇产医院”,标志着妇产专科实力获得官方认可。时任科主任王金萍因其卓著贡献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获“全国劳模”称号。

王金萍

技术精进树标杆引领区域发展(1990s-2000s初)

90年代,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协作,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夏恩兰、李光仪、张定中、苟文丽、苏养春等定期来院会诊、手术及门诊,专科技术实力日益雄厚。

此时,妇产医院已能够熟练开展各类高难度妇科手术和微创技术,在妊高症、难产、子痫、横位妊娠等治疗上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获科技成果奖。1995年,医院荣获国家卫生部“爱婴医院”称号。

以朱水利主任为代表,郝玉凤、袁宁霞、赵亚宁、杜冬青、车虹彩等新一代业务骨干开始深耕产科,为后续飞跃储备了核心力量。

朱水利(左一)

世纪跨越迈入专精化发展快车道 (2000s-2015s)

2003年,妇产大楼建成,产科独立成科。2010年,医院获批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本世纪初的15年间,郝玉凤与袁宁霞两位主任携手率领产科迈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郝玉凤,1977年从西安医学院毕业(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默默耕耘40余载,身体力行,传帮带教,特别擅长产科危重疑难病例抢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诊治,以及困难产钳助产术,被誉为“三秦产钳王”、“产科圣手”、咸阳“一枝独秀”。

郝玉凤(中)

郝玉凤(右)

袁宁霞牵头完成的“难治性产科出血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造影+栓塞术”“胎盘植入性疾病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等技术填补了咸阳地区技术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多年来,袁宁霞亲手接生的新生儿超过6000个,抢救危重孕产妇的足迹踏遍了咸阳的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她处置突发危急状况机智果敢,技术过硬,2015年还曾因“拦”警车奔赴医院救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送子娘娘”、“救火队长”。

袁宁霞(左)

袁宁霞(左二)

在郝玉凤和袁宁霞的身先垂范之下,产科逐渐成长为一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团队。我们修建了全省一流的产房,分娩量跃升至万余例,跻身全省前三;我们牵头建立了“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极大保障了母婴安全;我们配套设立了全市首家新生儿科,提升新生儿救治能力;我们在全省首家开展优生优育、生长营养发育监测和智能测查项目,妇产医院的专科优势空前凸显。

从强到更强,陕中二附院产科的前四十年,是一部抓住人才核心、紧盯技术前沿、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的奋斗史,为其在新时代的再次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