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9-23 10:14:0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金秋时节,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田园综合体稻虾共养示范基地里,连片 50 余亩稻田铺成金色海洋 —— 齐人高的巨型稻秆随风晃荡,沉甸甸的稻穗把枝丫压得弯弯的。今年,该村创新实践的 “巨型稻 + 鱼虾共养” 模式首获丰收,“一田双收” 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落地,为当地乡村振兴添了新亮色。
走进基地,丰收图景扑面而来:三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茂密 “稻林” 间穿梭。粗壮稻秆在锋利割台前齐根倒下,滚筒飞速旋转 “吞” 进饱满稻穗,顷刻间脱粒稻谷如金色瀑布倾泻,源源不断注入运粮车;稻田另一侧,村民们挽裤腿踩进田埂,弯腰摸鱼抓虾,欢呼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水桶就装满活蹦乱跳的鱼虾,与金灿灿的稻谷相映成趣。
正是这 “不一样” 的巨型稻,撑起 “一田双收” 的生态密码。据介绍,该基地的 “巨型稻 + 鱼虾共养” 模式,实现 “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的良性循环:巨型稻株高叶茂,能为鱼虾遮阴、稳水温;鱼虾游动觅食时松土促稻根呼吸,排泄物还能当天然肥 —— 这套 “稻护鱼虾、鱼虾肥稻” 的生态链,不仅大幅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更让一亩田多出 “水稻 + 水产” 两份产出,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普通水稻一般在800~1000斤,我们这个巨型水稻亩产达到1200斤。放了2200余斤虾,鱼放了2800余尾,鱼虾的产量预计比投入的超出50%。”基地负责人陈诗康望着一桶桶鱼虾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汉阴县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上积极探索,锚定 “生态优先、效益提升” 目标,着力推动传统农业从 “单一种植” 向 “生态化、集约化、高效化” 转型。五一村稻田里沉甸甸的巨型稻穗、水中欢快游动的鱼虾,正是汉阴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这种多元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互促共赢,也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新动能。(通讯员 黄智发 王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