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振兴谱新篇 ——商南县青山镇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观摩交流活动

2025-09-18 10:14:2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舒娜 文/图)为深入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9月17日,商南县青山镇组织各村(社区)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40余人,赴新庙村“农光互补”项目基地开展实地观摩学习活动,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学经验、谈思路”的方式,共同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凝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18101654871-12-20449.jpg_scale.jpg

在新庙村“农光互补”项目基地,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板下一座座标准化香菇大棚鳞次栉比,菌棒整齐摆放,香菇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建设规模、运营模式及经济效益:“该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农业模式,共建设标准化出菇大棚80座,培育香菇19万袋,通过科学配置遮阳网等设施,实现了光伏发电与香菇种植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保障了双方产业效益。”观摩人员一行深入大棚内部,仔细察看香菇生长情况,与基地负责人就菌棒采购、技术管理、市场销售、利益联结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20250918101656256-24-5e2d3.jpg_scale.jpg

“以前这片地闲置着,没想到现在不仅能发电,还能种香菇,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一年下来能多收入两万多,还能照顾家里,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正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李大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新庙村“农光互补”项目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盘活了村内闲置土地资源,带动85户238名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参与种植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年增收达2000元,真正实现了“一地生多金”的惠民实效,让观摩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座谈会上,观摩人员结合所见所闻,畅谈心得体会,共话发展思路。“新庙村的‘农光互补’项目为我们树立了标杆,这种‘党建+产业’的模式,不仅破解了山区土地资源有限的瓶颈,更找到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路。”青山镇党委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各村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认真学习新庙村在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立足本村实际,找准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马蹄店村党支部副书记安晓栋深受启发:“我们村也有类似的闲置地块,今天回去后要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大家到新庙村取经,争取把‘农光互补’项目引进来,让村民也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县纪委驻马蹄店村第一书记荆勇则从技术保障角度提出建议:“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我们将积极对接农业部门,邀请专家为有发展意向的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产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20250918101654530-1-1db85.jpg_scale.jpg

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干劲的动员大会。通过实地看、现场学、深入议,进一步激发了青山镇各村(社区)抓党建、兴产业、促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青山镇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新庙村“农光互补”项目为示范,因地制宜推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