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不典型的警讯:一场隐藏在呕吐与低钾背后的自身免疫风暴

2025-09-16 13:45:37 来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我只是吐了几天,怎么就站不起来了?”

31岁的张女士回忆起那段经历,仍心有余悸。起初只是以为得了普通的肠胃炎,但随之而来的下肢无力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近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成功诊治一例不典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该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和低钾血症为初始表现,常规治疗无效。团队反复检查、动态观察,最终明确诊断并及时开展免疫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为不典型表现的识别与救治提供了重要临床参考。

病例经过

张女士最早出现了反复恶心、呕吐,症状维持了一周,起初以为是普通肠胃感冒,并没有太在意,然而,有一天早晨起床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双腿软绵无力,几乎无法站立。便立即赶往二一五医院就医,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她血钾明显偏低,低钾可引起四肢乏力,医生第一时间给予静脉补钾治疗。但在常规补钾治疗后,张女士的症状并未改善,双下肢依旧无力,行走困难。

团队立刻意识到这背后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病理机制——吉兰巴雷综合征。于是,医生为张女士安排了腰椎穿刺检查和肌电图检查。但脑脊液结果却并未显示蛋白升高而细胞数正常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EMG)结果也显示正常。由于这不正常的“正常”,一度让诊断陷入困境。

两周后,张女士的症状持续存在,甚至有所加重。在付峰主任的指导下,团队决定重复关键检查。第二次腰椎穿刺结果依然显示正常,但复查的肌电图捕捉到了关键线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出现传导阻滞、周围神经存在脱髓鞘性病变。结合临床表现,最终明确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确诊后,团队迅立即启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如中和致病性抗体及抑制炎症反应,以阻止神经进一步受损并促进修复。经过系统治疗,张女士的病情逐渐稳定,开始进入康复阶段。

该病例提示,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极易“伪装”的疾病。张女士早期的恶心、呕吐很可能是前驱感染所致,常见的病原体如空肠弯曲菌、病毒等。感染后异常免疫反应被触发,机体产生抗体攻击自身周围神经髓鞘,从而引起了逐渐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低钾只是频繁呕吐导致的并发症,而非病因。至于首次检查“正常”,则与疾病早期神经电生理改变尚未显现有关。

付峰主任提醒广大群众,如果在感冒或腹泻后出现逐渐加重的肌无力,伴随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或出现面瘫、吞咽困难,应立即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抓住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遇到不断加重的肌无力患者,如果常规补钾或其他治疗无效,应警惕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可能。即便初次辅助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轻易排除可能性,应保持动态观察,适时重复关键检查,只有把握住病情变化的“时间窗口”,才能避免误诊、漏诊,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

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我院神经内科团队在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中的敏锐判断与专业能力。团队始终坚持临床导向,动态观察,最终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未来,我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不断提升对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