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房里的“星光守护者”

2025-09-13 21:50:40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术为基,服务为魂,在平凡岗位书写非凡,以热忱服务点亮温暖微光。为进一步弘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了“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科学、公正、有温度的评选体系,成功挖掘并点亮了医院各个岗位的“服务明星”。今天,让我们共同认识服务之星——消化内科黄瑞轩。

清晨七点十分,消化内科病房的走廊已经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我抬头望去,果然是黄瑞轩医生又提前半小时来查房了。作为科室护士长,五年来,我见证了这位“服务之星”在病房里的点点滴滴——手里永远拿着用废纸装订的小记事本,记录着每位患者的辅助检验检查结果。永远温和有礼的说话方式,让最焦虑的病人都能平静下来。今天,我想讲讲这位“星光守护者”的故事。

黄瑞轩有个特别的查房习惯——查房时注重与患者的眼神沟通,始终与患者的眼神保持平视。“张大爷,今天肚子还胀吗?昨晚睡得怎么样?”这样的问候每天都会在病房里响起。记得有位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年轻小伙,病情反复发作,情绪十分低落。黄瑞轩不仅调整了治疗方案,还发现患者特别爱听说唱。于是每次查房,他都会用说唱来与患者“切磋”,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面对疑难病例,黄瑞轩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专业精神。今年收治的一位年轻姑娘,反复腹痛却查不出原因。黄瑞轩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反复查看患者检验及影像报告并及时与科主任沟通病情,详细记录患者症状变化。最终通过一个细微的体征——腹痛与特定体位的关系,诊断出罕见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确诊那天,患者的一声谢谢黄医生,让多日紧张病情的他脸上有了笑容。

最让我难忘的是去年那个暴雨夜,恰逢我护理总值班。凌晨两点,一位肝硬化大出血的患者从外地被紧急送来。查体、问病史、床旁下医嘱一气呵成,抢救过程中的淡定与从容,让与他搭班的护士多了些许安定。患者突然呕血,他没有片刻迟疑,继续沉着指挥用药。当患者转危为安,清晨交班我才发现他的白大褂和鞋子上还带着血迹,而他的第一句话却是:“记得提醒家属,今天一定不要吃喝,要做胃镜检查的。”这种专业与温情并重的医者本色,正是“服务之星”最动人的光芒。

在医患沟通方面,黄瑞轩始终遵循的“三个一”工作法,即每天一次病情说明、每周一次家属沟通、随访一个暖心电话。患者家属告诉我:“黄医生解释病情时,连我七十岁的老母亲都能听懂。偶尔他还会画图说明,就像给小学生上课一样耐心。”在消化内科工作的这些年,我深深体会到,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将心比心的情怀。

黄瑞轩说他最喜欢这段话——在这个怀疑的年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很多人会说,信仰多么的苍白无力。可是我宁愿相信,病房里那些一次次的流泪和感动,都归功于信仰下的坚持,正是因为有着相同信仰的医护一起,我们的不放弃,才一次次的让患者重生。当负能量充斥的时候,想想那些被救治患者感恩的眼神,带着一些正能量上路。

在消化内科病房,黄瑞轩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用专业与温情照亮每个患者的康复之路。他专业的技能、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不知疲倦的奔波成为了科室的标杆。但在他看来,最大的成就不是这些,而是患者出院时那一声真诚的“谢谢”。

如今,黄瑞轩的锦旗已经挂不下了,但最珍贵的“收藏”却是患者对黄瑞轩医德夸赞的口口相传。这或许就是对“服务之星”最好的诠释——他们用仁心仁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星”故事,让医学闪耀出最温暖的人性光芒。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