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用代码点亮童年的梦想工程师

2025-09-09 16:23:5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记者 杨小娟 文/图)在西安市碑林区东羊市小学的校园里,信息科技课堂从不只是冰冷的键盘与代码。在这里,孩子们用鼠标勾勒想象,用算法书写思考,而带领他们走进这个奇妙世界的,是怀揣教育理想、深耕信息科技教学八年的教师张凯鑫。作为学校信息科技学科的骨干教师,她以匠心守护花开,用代码书写热爱,让科技教育浸润人文温度,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课堂如田 耕耘希望

“老师,原来我也可以创造美。”这是一节关于形状变化的编程课上,一个总是安静坐在角落的男孩,在独立完成动态图形作品后轻声说出的话。他眼里的光,张凯鑫至今难忘。

她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索创造的沃土。键盘和鼠标是孩子们的画笔,算法是他们表达思想的语言。她坚信,信息科技课远不止于技能传授,更关乎自信建立、思维启迪和创造力的释放。每当孩子们举起小手渴望分享自己的动画作品、认真讲解代码逻辑,或是为同伴的创意由衷鼓掌时,她总能看见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成长如梯 感恩同行

从初登讲台时青涩的师范生,到如今的陕西省教学能手,张凯鑫的成长之路踏实而坚定。她坦言,自己也经历过公开课失利后的辗转难眠。但正是那次“刻骨铭心”的挫折,让她学会复盘反思,将失败转化为成长的基石。

“教师的成长始于个人追求,但成就离不开集体的托举。”她感恩学校持续提供的平台,珍惜每一次公开课、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的机会;更铭记着师父的悉心指导、“名师+”研修共同体的专业引领以及团队伙伴毫无保留的鼓励。这一切,成为她笃定前行的深厚底气。

课题为引 创见未来

张凯鑫始终坚持以研究促进教学。她积极申请课题,探索信息科技与多学科融合的创新路径。在“智慧校园”项目式学习中,她带领社团孩子从零开始,运用开源硬件,将创意变为现实。

孩子们交出的作品令人惊喜: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光控自动窗帘、挥手即开的智能垃圾桶……比作品更珍贵的,是他们在实践中领悟到的合作力量与坚持的意义。正如一个孩子所说:“我们调试了很多次失败,才终于让窗帘自动开合!”

以赛促学 点亮梦想

她不仅深耕日常课堂,也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级信息科技竞赛。从编程作品到电子小报、电脑绘画,每一份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课余时间的反复打磨。

荣誉接踵而至——省、市、区各级奖项屡有斩获,不少作品还被推选至全国舞台。但她更看重的是比赛背后学生能力的锤炼:逻辑思维、创意审美、团队协作以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些成长,远比奖状更加珍贵。

送教之行 共学共进

作为孙波“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她多次前往周至、长安、临潼等地参与送教交流。一次在周至某小学的编程课上,当地孩子眼中闪烁的惊喜与光芒,以及课后当地教师真诚的教学探讨,都让她深深感受到教育者共同的初心与使命。

教育是耕种 而非奔跑

八载教学时光,让张凯鑫逐渐褪去青涩,沉淀下清醒与坚定。

她从最初渴望“被看见”,慢慢学会了“看见”:看见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看见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也看见自己投身教育的初心。

“信息科技教育不是‘教技术’那么简单。”她说,“它要传递温度,让孩子感受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要启迪思维,培养创新与逻辑能力;更要守护童年,让科技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工具,而非负担。”

校长评价说:“张凯鑫老师是一位兼具专业能力与育人温度的优秀教师。她深刻理解教育本质,用代码点亮孩子的自信与创造力,以持续的精进和感恩之心,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她是我们东羊市小学教师团队中闪耀的榜样。”

在教育的田野上,张凯鑫以代码为锄,以梦想为种,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她的故事,正是“师者风华”最好的注脚。

责任编辑:刘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