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市红会医院董博主任医师受邀参加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委会会议

2025-09-02 21:16:1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曾雪琴)8月3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五五”规划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医正骨学(第3版)》编委会会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院校的20位中医正骨领域专家学者齐聚羊城,共话教材编写工作。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董博主任医师作为教材副主编受邀参会,为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修订贡献专业力量。

本次会议严格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深化医教协同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启动《中医正骨学(第3版)》的编写修订工作。会议旨在打造一部契合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彰显中国特色、融汇医教协同理念的精品教材,为中医正骨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中医正骨学》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骨伤科学的核心教材,其修订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正骨学科的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会上,专家们围绕教材的编写框架、内容更新、案例选取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高效凝聚共识,为《中医正骨学(第3版)》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董博主任表示:“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充分发挥临床优势,将西安红会医院在中医正骨与康复结合方面的实践经验融入教材,为培养新时代中医骨伤人才贡献力量。”未来,西安市红会医院将继续深化医教协同,推动临床与教学深度融合,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董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第五届陕西省保健专家,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主任。陕西省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陕西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优秀继承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长安弓弦针刀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及陕西省卫生健康针刀疗法优势病种和诊疗规律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微创技术信息研究分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等学术职务,担任《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正骨》审稿专家、《中国中医药导报》杂志编委、《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会委员。

擅长应用四动五步法进行四肢闭合性骨折的手法复位,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难治性脊柱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特别善于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难治性疼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坏死、骨科手术后遗症、脑瘫、眩晕、耳聋、耳鸣、面瘫、三叉神经痛、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创新性提出采用针灸、针刀配合埋线疗法进行康复美容、美体,针对各种顽固性肥胖、颜面部色斑、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中管局专项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8项、陕西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50余篇、SCI 16篇,担任本科及研究生教材副主编7部、编委4部,担任副主编专著2部;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责任编辑:唐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