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9-01 21:06:2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郭明兰)日前,一天傍晚,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大厅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一位48岁中年男性被120紧急送来。此时,患者全身布满大片猩红皮疹,血压骤降至47/27mmHg,意识模糊且呼吸急促。家属慌乱中透露,患者输注头孢6天,停药不到一天,晚上又喝了半杯白酒。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瞬间意识到,这是凶险的双硫仑样反应伴严重过敏性休克,患者生命危在旦夕!一场多学科协作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快速响应 多举措并行抗休克
值班医师在科主任李震寰的带领下,凭借丰富经验,3分钟内便锁定“双硫仑反应 + 重度过敏性休克”的双重危情。抢救室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响应,心电监护、气管插管设备、急救药品等同步到位。
为对抗休克状态,医护人员开启“立体化复苏链”。快速建立三条可靠静脉通路,扩容液体迅速灌入大血管,积极进行液体复苏以对抗致命性低血容量;同时,积极联合抗过敏药物压制失控的免疫风暴,并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顽固性低血压。
考虑到患者喉头水肿风险激增,抢救组前瞻性地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床旁备有紧急气管切开包,气切团队随时待命,并通过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
护理团队也毫不松懈,护士长杨燕子带领大家寸步不离,每2分钟汇报一次血压、心率、血氧变化;值班医师紧盯血气分析及乳酸值,实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输注速度,确保治疗“分秒精准”。此外,医院同步启动院内多学科MDT急会诊,集思广益,举全院之力为高级生命支持铺就绿色安全通道。
33分钟逆转 患者转危为安
从患者被推入抢救室的那一刻起,时间以秒计算。升压药滴注第5分钟,血压艰难回升至87/43mmHg;抗过敏药物输注第15分钟,肆虐的皮疹停止扩散;33分钟后,血压稳定在100/74mmHg,发绀的唇色转红,患者艰难地说出:“我…好多了…”这场与死神的极速竞跑,在急诊团队的高效协作下赢得关键胜利。
次日清晨,患者皮疹显著消退,生命体征平稳,留观评估后康复出院,未留下后遗症。
警示:药后饮酒 性命攸关
“这次抢救成功,是技术、经验和团队协作的完美体现,但更关键的是警示!”急诊科主任李震寰郑重强调。他指出,使用头孢类、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呋喃唑酮等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必须严格禁酒及含酒精食品(如酒心巧克力)、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双硫仑反应起病急、进展快,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一旦出现心慌、气短、皮疹、血压下降等症状,必须立即拨打120送医,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成功抢救严重双硫仑反应合并重度过敏性休克患者,依赖于急诊团队的高度警觉性、快速反应能力和精准用药策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规范的抢救流程是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