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9-01 14:10:3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王永)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煤质数据,陕煤蒲白建庄矿业公司质检中心主任王开宏的指尖在发热量和灰分的数字间轻点。这些冰冷的数值背后,藏着客户锅炉里的火焰温度,藏着炼钢炉前的成本核算,更藏着市场悄然传递的信号。如何跳出“只看指标合格与否”的煤质管控惯性,把煤质管控变成了对接市场的桥梁,达到促进公司煤炭销售稳步提升的目的,王开宏绞尽脑汁。
“同样12%的灰分,河南电厂说刚好合适,陕西化工厂却嫌太高。”一次和销售经理的偶然聊天像警钟敲醒了我,脱离市场需求的“合格”,未必是客户想要的“优质”。该公司质检中心立即决定给每份煤质报告加一张“客户适配表”,让冰冷的数据带上“市场温度”。
“今日接河南焦化厂5000吨订单,硫分≤0.8%,粘结指数≥85”。该公司质检中心联合销售、生产部门组建“煤质动态响应群”,每天把最新的订单煤质要求汇总发到群里,生产调度信息中心立刻调整井下309、403工作面煤炭开采配比,洗选厂则精准调整浮选药剂用量。去年冬天低硫煤价格暴涨时,该公司通过分析订单数据发现,三家客户愿意接受硫分1.0%-1.2%但价格低5%的煤种。便立即建议生产端调整两个采煤队的毛煤生产,单月就多创效28万元。这种“市场指挥生产”的模式,让“埋头挖煤”变成了“看路挖煤”。
现在翻开河南某电厂的检测报告,除了常规的发热量数据,还醒目地标注着“符合其300MW机组锅炉设计参数,此灰分可减少炉膛结渣风险,预计降低清炉频次30%”;给陕西钢铁厂的报告则重点说明“硫分0.6%,低于合同要求0.2个百分点,每吨钢可减少脱硫剂消耗1.2公斤”。这些带着市场密码的注解,让生产端清晰地看到煤质数据与客户效益的直接关联。上个月的化工订单就是最好的印证。洗煤厂根据质检中心标注的“某客户对挥发分波动敏感,直接影响其催化剂活性”条款,特意调整了浮选时间,将挥发分稳定在28%±0.5%的区间。客户收到货后当即追加了2000吨订单,洗选厂的师傅们终于印证了盯着客户的“需求点”生产,比日复一日的机械式洗煤更有价值。
制样室里的天平砝码,如今也承担着市场预警的职责。去年冬天,连续三天检测发现商品煤灰分从11.2%微升至11.8%,虽仍在合格范围内,但王开宏立刻想起某电厂锅炉设计的临界灰分是12%。在煤质动态响应群里发出预警后,洗选厂检修班立即排查洗选设备,最终在振动筛网边缘发现了一个指甲盖大的破洞。及时更换设备后商品煤临界灰分稳定在11%,避免了后续可能引发的客户投诉,更保住了每年8000吨的长期订单。
现在该公司每周发布的《煤质与市场匹配度分析报告》,成了各部门的必修课。报告里不仅有“当前炼焦煤与山西客户需求偏差0.3个硫分”的具体数据,还有“建议优先开采403工作面,满足化工旺季需求”的生产建议。这种前瞻性的管控,让生产端有了提前调整的“导航图”。
现在,每当职工问起“咱质检的咋还管起市场了”,王开宏总会指着窗外的拉煤车说:“客户要的从来不是‘合格的煤’,而是‘能帮他们赚钱的煤’。”如今看着生产调度根据订单调整开采计划,洗选车间围着客户需求优化工艺参数,王开宏愈发坚信,当煤质管控接上市场的“地气”,每一粒煤炭都能成为最好的营销名片。这种生产与营销的同频共振,正是公司驰骋煤炭市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