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8-07 13:50:2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老兵张茂山向记者讲述他的抗战故事。
记者前来采访,老兵张茂山的家人特意给他换上旧军装。
《阳光报》记者向老兵张茂山赠送《少年家国信》图书。
张茂山介绍他当兵时的照片。
老兵张茂山向探访人士敬军礼。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记者跟随志愿者的脚步探访了抗战老兵张茂山。这位96岁的老人,在抗战期间曾3次经历生死考验,并作为服务人员亲历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面对记者来访,他特意换上了珍藏的绿色军装,胸前佩戴着记录功勋的勋章,家中的墙壁则被大量历史照片和战友合影所覆盖。
记者走进老兵张茂山的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墙的黑白与泛黄的照片。这些照片层层叠叠,占据了客厅的主要墙面,记录着老人不同时期的经历,其中尤以与战友们的合影居多。照片中的人物神态各异,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为迎接记者来访,张茂山老人郑重地换上了一套保存完好的绿色军装,胸前整齐地佩戴着多枚勋章。这些勋章形状样式各异,无声地诉说着老人在烽火岁月中的贡献与经历。
谈及抗战时期的经历,老人回忆道,他曾有3次极为惊险的“死里逃生”。第一次,在一次与日军激烈战斗中,子弹擦着他的头部飞过,造成头部受伤,但幸免于难;第二次,部队遭遇特务投毒,由于他当时年纪小,饭量不大,摄入的毒物较少,因此逃过一劫,而其他一些战友则不幸遇难;第三次,在一次冬季紧急转移任务中,涉水渡河。冰冷的河水导致其双腿严重冻伤,历经磨难才得以生还。
除了前线经历,张茂山老人还参与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作为现场服务工作人员之一,亲身参与了这场盛会。提及此事,老人表示虽然只是服务岗位,但能近距离见证新中国的诞生,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他清晰记得当时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的热烈场面。
采访中,张茂山老人不时会凝视那些老照片。他指着其中一张合影,向记者逐一介绍照片中战友的姓名和特征,言语间流露出深切的怀念之情。这些照片和勋章,共同构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记忆与珍藏。
据悉,抗战老兵张茂山,1929年10月3日生,原籍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日军入侵,家乡沦陷。他因打伤欺负自己的财主儿子,被迫逃亡,途中路遇八路军129师的侦察员,他加入了八路军。因其年龄小不容易被怀疑,便被派往日军炮楼附近协助侦察。他历经日军“五一”大扫荡,被服厂遭袭,每次战斗人员伤亡大,他死里逃生,受尽磨难。精兵简政时,他被安排到延安的八路军总部勤务班,抗战胜利后,随总部机关到河北西柏坡,再进北京,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服务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茂山受派到西安工作,朝鲜停战后,他留在西安并进院校学习,后到西北国棉十一厂(1966年正式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工作至离休。
告别时,张茂山老人坚持要将记者一行送至门口。回望老人居所,军装、勋章与满墙的老照片,直观地展现了一位抗战老兵跌宕起伏的戎马生涯和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记者 王义卓 张亚娟/文 梁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