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8-06 15:27:1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想象一下,身体里埋着一颗“不定时炸弹”。
坏死的胰腺组织像水泥一样包裹成囊,随时可能引发感染、高烧、剧烈腹痛……
这就是胰腺包裹性坏死(WON),一种发生在急性胰腺炎之后、极其凶险的并发症。
过去,拆除这颗“炸弹”需要开膛破肚的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极高,患者死亡率可达15%-20%。然而现在不用了!
近日,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开展医院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电切引流支架置入术,实现微创治疗。
两个月前,王女士因一次饮食不当,腹部突发剧痛被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重症)。
在当地医院ICU抢救后,虽然有惊无险,但出院后她仍无法正常吃饭,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每次输液都让她腹胀难忍、浑身乏力,甚至发冷发抖。
原来,她胰腺坏死的病灶发生了严重感染,形成了胰周脓肿。
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给她做了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外引流,虽然暂时缓解了问题,但王女士的生活仍然非常不便:
灰白色的坏死物不断从管子流出,引流口又红又肿又痛。一筹莫展之际,她来到九八六医院寻求希望。
入院检查发现,王女士情况依然危急:身体炎症指标很高,凝血功能异常,营养不良,还因胰腺损伤患上了糖尿病。当务之急是控制感染和引流出那些危险的坏死物。
消化内科王钧主任团队仔细评估后,决定采用一项创新微创技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电切引流支架置入术。
术中,医生首先利用超声胃镜精准定位了胃壁后方坏死囊腔,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一个特制的、两端像小蘑菇头的金属支架(Hot AXIOS),巧妙地穿过胃壁,在坏死囊腔和胃腔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支架通电撑开时,大量浑浊的脓液立刻涌出!医生随即利用内镜,通过支架通道进入囊腔,成功清除坏死组织。
术后第二天,王女士就能下床活动了,折磨她许久的腹胀、腹痛消失了!外置引流管终于被拔掉了,伤口也逐渐愈合。
术后第四天,连辅助进食的空肠营养管也拔除了,王女士终于可以尝试自己吃东西了。
复查结果显示,她的炎症指标大幅下降,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出院时,王女士状态良好,血糖稳定,摆脱了病魔的阴影,重拾健康生活。
6月以来,消化内科还为2名症状相同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
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胰腺假性囊肿及胰腺包裹性坏死治疗方面进入了微创时代,为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和更高的生存质量。后续,消化内科将持续探索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记者 邓龙辉 通讯员 李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