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8-04 16:24:4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7月26日至30日,2025“西科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西北赛区决赛在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举行。此次竞赛中,西安科技大学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春林代表学校致开幕词,他表示,举办“西科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西安科技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创造了重要契机。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对学校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给予指导,提出宝贵建议。学校也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与各兄弟高校进一步开展化学化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高水平竞赛驱动化学化工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寄语参赛选手以赛促进、相互学习,多方面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提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胡志勇代表西北赛区竞赛委员会感谢西安科技大学精心组织西北赛区竞赛的工作,他指出,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是国内化工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比赛,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所有参赛选手严格遵守竞赛纪律,充分展示自我,赛出成绩、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按照竞赛日程安排,7月26日至28日,分别举行了专项评审预备会、专项评审分组准备会、分组线下评审、第一轮分组抽签等环节。7月29日举行开幕式并开始进行决赛,7月30日举行闭幕式。决赛分为两轮,采用“项目展示+评委提问”的评审方式,第一轮64支队伍抽签分为7组进行小组答辩,每组的前两名出线;第二轮14支队伍进行第二轮答辩,根据全国组委会给西北赛区的名额评定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决赛期间,参赛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配合默契,全身心投入比赛,展现出最好的实力和技能,完成了设计方案的提交、现场答辩及成果展示等环节。专家评委从设计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定。
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角逐,西北民族大学“砜华正茂”、太原工业学院“勇攀高砜”和吕梁学院“二甲基之光”等24支队伍获得西北赛区一等奖,西北大学“二甲先砜”、西安科技大学“砜起云涌”和中北大学“绿色砜向标”等11支队伍获得西北赛区特等奖。此外,评选出文档专项奖、图纸专项奖以及软件专项奖的前3名。
在闭幕式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续京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专家点评,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负责人公布了获奖结果,2026年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西北赛区决赛承办单位中北大学负责人做了表态发言,与会领导为获得专项奖的队伍代表颁发了奖牌。
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曹明代表学校向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伍表示祝贺,他指出,本届赛事以“创新驱动、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通过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的深度结合,全面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参赛作品聚焦行业前沿,融合绿色化工、智能优化等新兴技术,彰显了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为西北地区化工高等教育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化工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希望在即将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本届赛事由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西北赛区竞赛委员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镜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莱帕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超星集团西安分公司协办。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春林、副校长曹明分别出席开闭幕式活动。西北赛区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胡志勇,西北赛区竞赛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评审专家,西安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化学与化工学院班子成员,以及63所高校的64支队伍参赛师生,共计490余人出席了开闭幕式。开闭幕式分别由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和行政负责人主持。
据悉,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是入选《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A类科技创作竞赛,也是全国化工类专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参赛高校最多的全国大学生赛事,旨在引导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全面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8届,竞赛题目均来源于国内化工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和应用特色,在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竞赛要求参赛团队为某大型化工企业设计一座二甲基亚砜(DMSO)清洁生产分厂,需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5人团队形式参赛,通过校赛、省赛、赛区预赛等选拔环节,最终于2025年8月12日至17日在天津大学举行全国总决赛。
西安科技大学获奖项目简介
西北赛区特等奖
项目名称: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8500吨/年二甲基砜生产项目
队伍名称:西安科技大学“砜起云涌”
指导老师:汪广恒
参赛队员:黄颖、郑国鑫、周旭露、杨国庆、俞文杰
项目简介:“砜起云涌”团队针对工业尾气H₂S的环境污染及二甲基亚砜产业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严峻现状,利用从尾气中提纯的硫化氢,用甲醇与硫化氢合成二甲基硫醚(DMS),再用过氧化氢氧化二甲基硫醚合成二甲基砜(DMSO)的连续生产工艺流程。打造了一条以煤气化尾气中H₂S为起点的二甲基亚砜(DMSO)绿色制备路线,将剧毒污染物H₂S转化为高价值产品,构建出"含硫尾气高效增值"与"洁净氧化反应"相结合的本质环保体系。这一路线既彰显了原子利用率最大化与流程一体化的先进思路,更为煤化工领域实现资源协同利用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供了合理性性范例。
西北赛区一等奖
项目名称: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0000吨/年二甲基亚砜项目
队伍名称:西安科技大学“砜华未央”
指导老师:汪广恒、贾忻宇
参赛队员:陈晓彤、王蕊、邓红春、何艳琴、孙雨欣
项目简介:“砜华未央”团队通过甲醇-硫化氢法合成二甲基硫醚(DMS),再经二氧化氮氧化法制备二甲基亚砜(DMSO),实现剧毒污染物硫化氢的高值化利用,契合循环经济理念。工艺上,DMS合成单程转化率达89-98%,氧化阶段转化率 95-99.7%,物耗低且二氧化氮可循环,显著降低成本。安全环保方面,避免高毒原料与极端反应条件,废气经脱硫回收,废水达标回用,废渣规范处置,三废污染可控,兼顾高效生产与生态保护,为精细化工绿色生产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