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8-04 09:44:3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记者 杨小娟 文/图) 2025年7月27日至28日,西安博爱学校理事长王国平率领学校团队深入云南红河县山区,实地考察公益支教项目,并与长期扎根当地的公益组织“山育未来”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扎根大山,助力山区儿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探寻可持续支教模式
在红河县宝华镇嘎他小学,王国平一行了解到,这所始建于1955年的学校目前仅有9名全职教师,却承担着264名学生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需教授2-3门课程,并兼顾学生管理,工作压力巨大。尽管每年有支教志愿者前来支援,但因环境艰苦、任务繁重,长期坚守者寥寥。
“公益支教不仅是物质援助,更要解决教育的本质问题。”王国平强调,“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支持,帮助当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让山区孩子获得可持续的优质教育。”
当课本遇上大山里的现实
在俄垤小学,硬件设施的改善令人欣慰——崭新的教学楼、篮球场和科学教室已逐步落地。但“山育未来”负责人薛寒分享的一个故事却发人深省:当支教老师用“出租车”举例讲解数学题时,孩子们茫然提问:“老师,什么是出租车?”这一场景揭示了山区教育的另一重挑战:课本内容与孩子生活经验的脱节。如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山区儿童可理解的语境,成为支教团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大山孩子的“教师梦”
在海拔更高的归德海村,考察团遇到了12岁的女孩李万芬。因村小学撤并,她每天需步行2小时上下学,却依然怀揣“成为体育老师”的梦想。“我想让更多山里孩子像我一样爱上运动!”她笑着说。她的故事让团队更加坚定了“教育赋能”的使命。
从行动蓝图到未来承诺
返程后,西安博爱学校将围绕以下方向制定具体帮扶计划:提升教师待遇,探索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定期为当地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利用网络课程打破地理限制;
在政策允许下,为山区孩子争取异地学习机会;结合当地需求,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