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8-01 11:35:2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刘瑞)在柠条塔综合维修车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守护者——他们曾身披戎装,戍守山河;如今换上“黄马甲”,扎根铁道线,将军人的铮铮铁骨与如山担当,熔铸于守护钢铁动脉安全畅通的平凡伟业。
军魂如炬 传承不熄
史智林,这位即将告别岗位的“老班长”,是车间中最年长的退伍军人。1983年入伍于北京武警总队的他,曾是部队里的优秀士兵。近四十载春秋,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雷厉风行。“退休在即,”史智林目光坚定,“只要在岗一日,我必如当年紧握钢枪般攥紧工具,确保每一颗螺丝都万无一失。”
年轻的工友们心怀敬仰:“史师傅就是我们心中的‘老班长’,他传承给我们的,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那永不褪色的军人魂。”
本色不改 再立新功
“钢枪虽已离手,责任依然重逾千钧。”信号工乔瑞的话语掷地有声。2019年脱下军装,他将部队熔炼出的严谨细致带到了信号灯前,每一次检修都如执行军令般一丝不苟。“信号灯就是‘战场’的指挥棒,容不得毫厘之差!”他斩钉截铁地说。
线路工朱增利,这位曾在军营两立三等功的战士,如今笑称自己是“钢轨上的步兵”:“军旅生涯磨砺的坚韧与毅力,如今化作巡线排查的无穷力量。千次弯腰不言苦,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老兵倔强。”
习惯如钢 刻入骨髓
线路工袁茂功,每日必提前到岗,将工具反复查验才安心。“部队站岗养成的习惯,早已融入血脉。”他一丝不苟。每次交接班,他记录的线路状况条理清晰、详实无比,工友无不赞叹:“比行车日志还要精确!”
被称作“活雷锋”的杨光军,不仅日日最早到岗,更主动担起工区库房整理的担子。“装甲兵出身,整理装备是本能。”他笑着解释。每当新人入职,他必手把手传授工具保养之道。
双重沃土 滋养新生
“部队赋予我担当,铁路赠予我新‘疆场’。”线路工郝宏经质朴的话语道出众人心声。从抗洪勇士到铁道卫士,他倍加珍视这份事业:“能守护铁轨安家立业,更能延续军人本色,此生无憾!”
在这个属于军人的荣光节日里,这群钢轨上的“尖兵”以最朴实的方式献礼——他们披星戴月早到岗,以超越标准的要求投入作业。“保障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就是我们献给建军节最庄重的誓言!”这是他们共同的、无声的冲锋号。从手握钢枪保家国,到肩扛道尺护通途;战场虽易,担当如磐。这群退伍不褪色的铁道卫士,正以军人特有的忠诚与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镌刻着属于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不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