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山潇洒水从容 —— 欣赏朱雅萍山水画有感

2025-07-31 10:30:0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崔焱

朱雅萍,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女子书画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妇女书画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一个柳絮飞满天、桃花红杏花白的日子里,陕西省妇女书画协会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书画大展。这一年的书画大展同往年一样群英荟萃,令人赏心悦目。睡莲、瓶梅这两幅工笔画,以及相邻展出的几幅散淡稀疏、充满野趣的花卉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前者工笔细腻,给人以优雅的气质;后者写意疏朗,透露出自然天成的韵味。万花丛中,高山林立、流水迂回,朱雅萍老师的一幅写意山水画,令人眼前一亮。原来女性也能画出如此大气磅礴的山水画,从此我就记住了她的名字。作为一名刊物主编,我常常渴望能有别开生面的好作品充实版面,所以决定会后一定要去拜访她。当我叩开朱雅萍老师工作室的大门时,见到的却是她的爱人杨朝阳先生。更没想到杨先生解释说,朱老师近期到山里写生去了,一个月后才回来。

菖蒲花开,关中大地上一片粽香。我第二次见到朱雅萍老师的画时,是五年后的夏天。这年夏天,我换了单位,仍在主编岗位,所以想看看朱雅萍老师的新作品。这天正好碰到西安一家母婴会所的品牌总监慕名而来要为朱老师搞一个作品展览。他们喜欢画面淡雅温和、基调明朗文雅、尺幅适中、适合家居生活的小型作品。最好是一尺见方,装个框子,看起来小巧精致的这种。于是,杨朝阳先生拿出了几百幅小型作品供来人选择,左一沓、右一沓,选得人眼花缭乱。不想朱老师能画一堵墙大的山水画,还能在一尺见方的纸张上展示华山日出、秦岭月夜、黄河浪涛。可见她勤奋多年,功力非凡,运笔自如。此次前来,仍然没有见到朱老师,和以前一样,还在山里。杨老师也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朱老师的画……多少个难熬的日子啊!对月怀人,孤灯写作,杨老师也写出了十几部文学作品。

我们常常在山上,看到山下的人很渺小。其实站在山下看山顶上的人也一样的渺小,在山中的人也一样渺小,与山相比,谁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然而能创造出大山大水,把大山大水这样雄浑的艺术品搬到人们面前的人无疑是伟大的。他们有山水一样的气魄和胸怀,得益于与山的朝夕相处,熟悉山的风貌、水的形神,了解山水的一年四季与风花雪月。桃花逐流水,春去春归,一个瘦小女人几十年行走在群山之间,多少次渴了,多少次腿疼了……真不敢想象,千尺幢、一线天她是怎样攀爬上去的?看到华山日出,她经受了怎样的寒冷?笔下壮观的秦岭云海,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在那些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上,冷风嗖嗖,又是多么惊险啊!向朱雅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致敬!

有努力必有成果,朱老师的山水画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评论如潮,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十五本厚重的山水画集。著名作家、书画家忽培元先生题字“雅韵秦风”;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题词:“西北望山有山皆高,东南行水有路皆宽”;还有著名油画家黄建南先生题字“道法自然”,以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写千字文热情推荐。于是笔者也写上一篇千字文,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朱雅萍老师的山水画千姿百态——在行万里路的基础上,她不断向名家学习,向古人学习,还读了万卷书。有了这两方面的积极与努力,她的画达到了大写意的地步。她画崇山峻岭,也画篱笆小院。巨幅画有巨幅画的思想和气势,小品画有小品画的韵味和情趣。华山的松树,秦岭的流云,泰山的石碣,黄山的花草,黄河的浪涛……有时晕染,有时勾勒,有时舒缓,有时细密;远远近近,浓浓淡淡,虚虚实实,光影点线,在她笔下交织自如,从容潇洒。她画王维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画杨慎笔下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还画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凝重与活泼相连,豪气与文气并存,刚毅与娴雅牵手。

山水千古,诗意千古!这千古便是自然。总而言之,我对朱雅萍老师的评价也是:道法自然,山潇洒,水从容。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