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7-31 09:53:4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记者 熊玺 文/图)在西安市阎良区星罗棋布的73个村落与30个社区之间,一张由“一村一交警”织就的安全守护网已经悄然铺开。从田间地头的面对面宣讲到微信群里的即时互动,从电动车挂牌的上门服务到“交所合一”业务办理,公安阎良分局交警大队民警辅警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科技搭建桥梁,让交通安全的种子在城乡角落生根发芽。
田间地头的“流动课堂”
“张叔,骑电动车可不能逆行,咱村口这路窄,万一跟汽车碰上就麻烦了!”每月月初,阎良各个村落的村民家门口、田间地头、文化广场、社区活动室里总会出现交警的身影。自“一村一交警”机制落地以来,包联交警们雷打不动地开展“每月入村宣讲”,带着案例展板、宣传手册,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安全。
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多、电动车使用率高的特点,交警们把交通安全知识编成喊麦《交通安全行》,把交通规则融入生活场景——“走村入户打基础,普法宣传抓得牢”,“群众安全意识高,交通事故日渐少”。不论是夏收农忙、秋收秋种,还是遇到赶大集、过庙会,交警们都会“赶场”宣传,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支起“安全小课堂”,用接地气的话让交通安全意识“钻”入村民心里,融入百姓日常。
微信群里的“交通管家”
“王警官,我家孩子能不能骑电动车上学?”“咱小区门口的停车位置少,咋停才不算违停?”在阎良各村各社区的微信群里,这样的提问每天都有,而包联交警的回复总是及时又细致。
为了让交通安全宣传“无死角、全覆盖”,每个村组、社区都有专门的交通安全微信宣传群,包联交警主动加入到各个村小组和各社区楼栋微信群之中,化身“在线管家”,推送事故警示视频、天气路况提示,遇上极端恶劣天气,第一时间提醒村民“路滑减速慢行”。对于村民关心的电动车上牌流程、车辆年检等问题,更是耐心解答,还会把常见问题整理成“问答手册”,方便大家随时查看。
家门口的“服务驿站”
“以前办理电动车挂牌,得跑老远的交警大队车管所,人多时还得排队,现在交警直接来村里办,太方便了!”在阎良区村组的集中上牌点,村民李大姐拿着刚办好的车牌,笑得合不拢嘴。这是“一村一交警”延伸服务的缩影——把业务服务窗口搬到村民家门口。
包联交警根据村民挂牌需求,进村入户带着设备,为村民办理电动车登记、上牌,现场核验材料、采集信息,让大家“少跑腿、不跑腿”。更贴心的是,与辖区派出所联手推行“交所合一”,村民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就能办理违章处理、驾驶证期满换证等交管业务,交警到派出所驻点,实现“交管业务村里办”。
多方联动的“共治网络”
随着“一村一交警”机制的深入推进,公安阎良分局交警大队联合各方力量,构建起一张“交警主导、村社协同、群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共治网络。
社区和村组组建了由包联交警、村干部、治安协理员、热心村民组成的“交通安全劝导队”。劝导队成员在日常巡逻中,会对闯红灯、逆行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劝导;发现村口路面破损、标志标线不清等交通安全隐患时,及时反馈给包联交警,由交警协调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建立红白喜事和大型活动上报机制,包联交警及时进行交通安全宣传。通过凝聚各方合力,让交通安全从“交警管”变成“大家护”,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从田间宣讲到线上互动,从上门服务到业务融合,“一村一交警”不仅是交通安全宣传员,也是老百姓身边的服务员。 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感谢,无时无刻都见证着这场扎根基层的守护行动,让安全与和谐走进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