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未央锦园小学教师赴厦门参加中小学德育管理干部与班主任高峰论坛

2025-07-29 21:58:1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周静)鹭岛暑风熏椰树,潮声蝉韵共炎光。一场关乎德育初心与育人智慧的思想盛宴在厦门启幕。

以智慧之约 赴教育之宴

7月22日——25日由明德云学堂主办的中小学德育管理干部与班主任高峰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一线名师齐聚鹭岛,以深厚学养与实践经验,为在场教育工作者献上一场兼具高度与温度的精神盛宴。西安未央锦园小学六年级组7位教师怀揣对教育本真的追寻,共赴这场思想之约,在名家荟萃的氛围中,开启了一段汲取智慧、启迪思考的研修之旅。

多维视角 解码德育新命题

论坛现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切入,为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思考与活力。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带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唤醒》专题讲座。她以宏阔的文化视野,剖析技术洪流中教育的本质,强调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唤醒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知、对文化根脉的认同、对道德情操的自觉。在算法与数据之外,守护教育的温度与人文光辉,是智能时代不可动摇的基石。

厦门市教育局原副局长、特级教师任勇以《好德育之境》为题展开交流。任局长认为理想的德育要从育形走向育心,关注学生内心世界,针对学生的困惑和矛盾心理寻求“破解之策”。因此,他系统阐述了“从一致走向差异”、“从育形走向育心”等15组德育进阶关系,揭示“好德育”的境界内涵,并分享了构建“好德育”的实践路径,为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供了珍贵的经验。

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书记田冰冰在数字赋能班级管理的价值、困境与整体实施》的讲座中,结合一线实践案例,深入探讨技术与班级治理的融合之道。她指出,数字工具能提升管理效率,但需警惕“技术至上”,班级管理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成长,工具应服务于育人目标。

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郑英老师以《“看见”学生,教育才会发生》为题,分享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她强调,德育的前提是放下预设、俯身倾听,尊重孩子爱美、渴望重建、爱玩的天性,顺势引导,融入日常,真正“看见”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内心需求,唯有如此,教育才能走进学生心灵,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针对班主任成长痛点,德育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钟杰在《班主任究竟怎样成长才能得心应手》分享中提出,班主任需灵活驾驭“教师、导师、玩伴、独立个体”多重角色。她从专业素养、沟通艺术、情绪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班主任从“胜任”到“卓越”的修炼之道,强调“成长是终身命题,也是育人的底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东省广州市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良华教授的《AI赋能下的家庭教育的实施策略》,他强调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需警惕其可能导致的身心退化。刘教授力倡自然教育,通过户外活动与劳动缓解“自然缺失症”,尊重孩子自食其力、参与决策等权利。父母应做好“陪吃、陪睡、陪玩”,以“和善而坚定”方式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关注3岁感性教育、9岁规则教育、15岁意志教育等关键期。

以新知为帆 启育人新程

两天的培训如一场甘霖,让参会教师在思想的浸润中明晰方向、积蓄力量。

寇利绒老师:于丹教授的“唤醒”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在应试压力下,我们有时忘了教育的初心是滋养心灵。未来,我想多些文化浸润,用故事、体验,唤醒学生对生命与美好的感知。

王娟老师:田冰冰老师的数字赋能分享,让我对“技术与教育的平衡”有了更深理解:比如用在线打卡记录阅读,能节省统计时间,但每周一次的读书分享会,那种面对面的交流与碰撞,这份温度永远无法被替代。

周静老师:郑英老师的“看见理念”,引发了我的共鸣:曾以为“管好学生”就是成功,现在才明白,“看懂学生”比“管住学生”更重要。真正的教育,始于用心倾听,成于以爱相伴。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做学生身边的陪伴者,倾听他们的困惑;也要做背后的支持者,用智慧与信任激发他们的潜能。

海红娟老师:钟杰老师的话让我深受触动:以前总怕处理不好班级矛盾,现在明白,每一次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从容地引导学生成长。

赵峻崨老师:刘良华教授的讲座让我对科技时代的家庭教育有了新思考。AI的价值,不在于替代家长的角色,而在于以技术赋能教育——比如通过数据追踪孩子的成长特点,为个性化引导提供参考,但它无法替代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与言传身教。

安惠中老师:这次培训让我倍受启迪,作为班主任必须培养三种关键能力:敏锐感知学生的个性特质、精准识别学生的成长困境、真诚倾听学生的内心诉求。我决心以郑老师为榜样,用专业智慧读懂每个生命独特的成长密码,以教育温度滋养学生心灵,做一名真正“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育人者。

雷君丽老师:此次培训如同一扇窗,让我对德育工作有了更通透的理解。从于丹教授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唤醒的思考,到任勇局长对“好德育”境界的阐释,诸多理念交织成清晰的路径:教育既要尊重差异、深耕心灵,又要在时代变局中守住育人初心。这些洞见不仅刷新了认知,更让我明白,德育的真谛在于用智慧唤醒成长,用耐心静待花开,未来的工作中,当以此为引,踏实前行。

潮起鹭岛,思向远方。本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该校教师将带着满满的收获,把前沿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以更智慧、更温暖的姿态,在德育之路上步履不停,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教育的春风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责任编辑:任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