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绿盈金州·生态富民” 安康市借林“生金”迈向“绿富美”

2025-07-18 21:38:0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向博 文/图)7月16日,安康市委宣传部、安康市林业局联合开展“绿盈金州·生态富民—聚焦林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组织省市媒体先后走进汉滨、汉阴、石泉、宁陕,实地探访安康林业系统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林下“生金” 产业富民

“淫羊藿是一年栽多年生草本中药材,这个基地一共种植了150亩,今年开年销售了一批,预计10月份再销售一批,市场供不应求。”安康益增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益忠说道。

7月16日,记者在位于汉滨区吉河镇矿石社区的安康益增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山林之中,绿荫之下,工人们正挥舞着手中的弯刀砍除杂草,一株株淫羊藿长势旺盛。

“我们在这里干活,一天挣100元钱,老板还管一顿饭;目前主要是给林下种植的中药材除草。”村民李枝秀一边擦着脸颊的汗珠一边说。

赵益忠介绍,公司流转了80多户群众的林地,以林下中药材种植为主,现已发展林下中药材虎杖、夏枯草、党参、玄参、淫羊藿等种植基地面积420余亩,其中核心产业林下淫羊藿种植面积达150余亩;平时农户在基地务工每天给100元,高峰期150元;公司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其中林下中药材种植、收购覆盖吉河镇6个村(社区),带动100余户群众增收。

该公司林下种植中药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只是安康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安康市林业局了解到,截止2024年底,安康市全市林下种植面积163万亩、林下养殖2018万头(只、羽、箱),经济林基地面积达947万亩,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67亿元,全省地市中位居第一。

呵护“活化石” 乡村添景致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古柿树树龄1080年,树高8.2m,平均冠幅8.5m,胸径58.93㎝,位于汉阴县清河村四组,被誉为‘柿寿星’。”汉阴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方靖介绍道。

汉阴县作为中国地理南北交汇之处,物种丰富,植被密集,植物种类达36科56属400多种。享有“天然植物园”之美誉,分布着多株古树名木。2024年,该县开展了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补充调查工作,共普查上报古树名木174株,其中一级古树6株、二级古树24株、三级古树144株。主要树种有皂荚、桂花、黄连木、国槐、铁甲树、栓皮栎等。制定出台了《汉阴县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实施办法》《汉阴县古树名木保护巡查制度》《汉阴县古树名木保护举报制度》,将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一树一套、一树一牌、一树一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让全县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古树生境整治提升工程,优化古树周围环境。以平梁镇古柿子树群落和汉阳镇银杏树群落为核心,打造古树名木森林特色小镇,构建民宿观光、休闲养生等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为乡村增添景致,为百姓留住乡愁。

“清河村作为柿树种植传统村落,现存老柿树约260余株,千年以上的有三棵。古柿树高大挺拔,每到金秋时节,红柿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红灯笼。古柿树的存续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平梁镇全镇发展种植柿子1000余亩。”方靖说。

朱鹮安心“落脚” 农文旅融合增效

盛夏时节的石泉草池湾朱鹮小村,绿意盎然,荷塘里盛开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各色的花草在公路两边铺开,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甜。

“2000年,就有朱鹮在这里栖居,发展到目前,在草池湾朱鹮小村附近生活的朱鹮有60多只;村民们爱鸟护鸟的意识特别强,还有志愿者自发组织护鸟队,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也守护着朱鹮的栖息地。”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党支部书记邓国友介绍,草池湾朱鹮小村距离县城6公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宝朱鹮的栖息地。近年来,该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定位,以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循环、生态旅游等产业,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专家指导+种植基地+订单”等多种方式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探索走出了以运营乡村理念推进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2024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率先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7075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邓国友说。

盘活“绿色家底 ” 释放生态红利

“通过树木生长环和传感器,实时掌握林地固碳释氧情况,未来我们将通过国家资源减排交易市场,让更多的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胡茂毅介绍道。

7月16日,记者在宁陕县上坝河国有林场看到,矗立在树林中的宁陕县林业碳汇示范样地监测系统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负氧离子、光合辐射、土壤含水率、温度及树木品类等信息。

近年来,宁陕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探索将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使绿色本底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2017年聘请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评估,经评估宁陕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总价值130.54亿元,是该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倍。其中:固碳释氧功能价值44.3亿元/年,森林固碳总量114.26万吨/年,释氧305.9万吨/年、林业碳汇理论交易价值约0.5亿元/年,碳汇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胡茂毅介绍,目前宁陕县已完成三笔碳汇交易。其中,2022年6月宁陕县政府与深圳南泥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林业碳汇经营开发试点后,实现了总交易额100万元并完成了秦岭区域首例、西北地区第一例林业碳汇交易。

从蓬勃发展的林下产业,到对珍稀古树名木的精心守护;从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种群在此安然栖息、种群复壮,到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将无形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市场收益……安康市正以坚实的步伐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不仅筑牢了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激活了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亮丽答卷。

责任编辑:an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