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77岁老人夏日畅饮冰啤酒后突发“心梗” ——别让“降温神器”变成“致命隐患”

2025-07-18 21:12:27 来源:延大咸阳医院

77岁老人夏日畅饮冰啤酒后突发"心梗"夏日炎炎,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似乎是不少人解暑的"标配"。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份"爽快"可能暗藏致命风险。几日前,一位77岁的老人在因喝冰啤酒后,突发胸痛不适,送医后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经紧急抢救救治才脱离危险。为何看似寻常的啤酒,会成为诱发心梗的"导火索"?啤酒诱发心梗,这三个"杀手"在作祟对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大量饮用啤酒时,身体会遭遇多重"打击":1.酒精的"升压冲击":酒精会短暂扩张血管,但随后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骤升。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剧烈波动易撕裂血管内的不稳定斑块,引发血栓堵塞冠状动脉。2.冰镇的"血管痉挛":冰镇啤酒会让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荷骤增。同时,低温刺激还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减少心肌供血,对本就脆弱的心脏来说,如同"雪上加霜"。3.过量的"水分负担":啤酒含水量高,大量饮用会快速增加血容量。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多余水分会加重心脏负荷,若合并心衰,极易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心肌缺血。酷暑高温天,如何远离心梗?健康生活指南请收好

想要在酷暑里给心脏"减负",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喝水、睡觉到运动、吃饭,每一环都有讲究。

(1)喝水:少量多次,拒绝"冰刺激"高温天补水是头等大事,但别等口渴了才喝,建议每1-2小时喝150-200毫升水,就像给植物"勤浇水",保持水分平衡。首选白开水,出汗多的加点淡盐水或无糖电解质饮料,帮身体补充流失的钠、钾;千万别猛灌冰水!冰饮会刺激胃肠道和血管,最好喝30℃左右的温水,温和又解渴。

(2)作息:规律睡眠,午间"小充电"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午休时间不宜过长,饭后半小时再睡,每次30-60分钟;空调调至26-28℃,湿度保持在40%-60%,拉上窗帘、关掉噪音,给心脏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3)运动:选对时间,别让心脏"超负荷"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日出后)或傍晚(日落前);散步、打太极、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以内更安全;运动前先做5-10分钟热身,结束后慢慢拉伸,一旦感觉胸闷、心慌,立刻停下来休息。

(4)饮食:清淡为主,多吃"护心食"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香蕉、猕猴桃)和全谷物(如燕麦、玉米),它们富含钾、镁等元素,能帮心脏"减压";少吃油炸、腌制食品,控制烧烤和啤酒的频率,避免暴饮暴食,一顿过量的饮食,可能让心脏瞬间"累垮"。

(5)特殊人群,护心要更"上心"老年人: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每天测1-2次血压和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室内保持通风,饮食清淡易消化,比如杂粮粥、清蒸鱼,避免过度劳累。户外工作者:做好防护,及时"躲凉",穿透气的长袖衣裤、戴遮阳帽,每工作1小时就到阴凉处休息10分钟;随身携带温水或淡盐水,别用冰饮解暑;心梗信号别忽视,关键时刻能救命心梗发作往往很突然,但身体会提前发出"预警",学会识别这些信号,能为救治争取时间:典型症状:胸口压榨性、窒息性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有濒死感。非典型症状(容易被忽略):下颌、肩臂疼痛,误以为是"牙疼""肩周炎";恶心、呕吐、腹痛,被当成"胃病";莫名的乏力、头晕,甚至意识模糊。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记住"三步急救法"1. 立即停下活动,原地坐卧休息;2. 拨打967120,说清具体地址和症状,等待救护车尽快赶到;3. 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1片(无禁忌症者),等待救援,保持冷静。

高温天对心脏的考验,其实是对生活方式的"检验"。只要我们避开不良习惯,坚持科学补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清淡饮食,关注特殊人群的防护,就能让心脏在酷暑中"安稳度日"。记住,守护心脏健康,从每个细节做起!【科室简介】心血管内科十一病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色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1人,配备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设备40余台,为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支持。科室擅长冠心病、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诊治,全面开展冠脉介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TAVR等先进技术,尤其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人性化、亲情化"服务为特色,通过优质护理、出院随访等全程关怀提升就医体验。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