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榆林市横山区:以检察之力,绘就法治新画卷

2025-07-18 10:12:3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高启盼 李明霞)近年来,横山区检察院认真落实全省检察机关“一根指针、一条主线、一个抓手”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深化“三有”争创和“三个年”活动,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持续提升,为横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打造轻罪“横”快办品牌,高效推进一站式处理。率先在全市建立“轻罪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出台《轻罪案件“一站式”办理办法(试行)》《关于认罪认罚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工作机制(试行)》,对公安机关侦办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实行相对集中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开庭和宣判。该工作品牌在全市检察机关检察品牌建设擂台赛中获评一等奖,并推送至省人民检察院参评。

创建“检护长城 法润文旅”工作品牌,守护长城文化遗址安全。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长城保护工作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榆林市横山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制定“专项活动+巡回检察”等工作机制。针对部分长城遗址存在违法搭建、标志牌坍塌等问题,依法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监督30件,督促相关部门设立长城保护相关基础设施。办理的“督促保护明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该工作品牌在全市检察机关检察品牌建设擂台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

探索“榆e枢”品牌,高质效推进案件办理。通过建立数据核查、案件质量评查和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实现了监管新模式的融合互通,打造了“刚性柔性、智能人工”的案管新模式。对案卡填录、文书制作、权利义务保障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案件承办人员纠正,实现业务数据全流程管理。去年以来,共发送流程监控285次,多项数据指标在全市领先,实现了办案质效的整体提升。该工作品牌在全市检察机关检察品牌建设擂台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省人民检察院确定为省级重点立项品牌。

强化法律监督,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从规范化管理、专门化履职、数字化赋能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监督办案质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一年来共办理各类案件1470件,其中2个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5个经验做法被省人民检察院刊发,“侦监协作”工作经验在全省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推进会上作发言交流。

数字赋能检察监督,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聚焦模型实战实效,加大应用力度,拓宽监督范围。通过模型应用初筛线索5.6万余条,发现问题线索23条,成功办理司法救助、混关混押等案件17件。控告申诉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案团队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十佳办案团队。1名干警获业务标兵称号。 

做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筑牢保护防线。以“怀爱黍苗”未检品牌工作室为依托,努力提升未检工作质效。坚持零容忍态度,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人。树立“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起诉涉罪未成年人5人,附条件不起诉5人。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42场。助力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56次。会同区教体局、民政局、妇联等部门签订《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的办法》等4项制度,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打基础固根本,锻造过硬检察铁军。全面开展务实管用的业务学习交流与培训,打造“传讲+互动”培育课堂15期,提升干警专业素养。6名干警撰写的理论文章入选《中国人大年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治与社会》期刊,4名干警制作的课程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十佳精品课程”,18名干警荣获“全省最美妇联执委”“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全市检察侦查工作先进个人”等市级以上荣誉。作品《守望正义为民前行》入选“陕检·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优秀作品展播,《拒绝滥用农药 守护食品安全》微动漫荣获第五届“陕检·电影节”三等奖,院官方微信获评“全国检察官方微信规范化管理评查活动优秀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姬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