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市十七中:以匠心育桃李 以初心铸师魂

2025-07-17 17:23:50 来源:西安市第十七中学

在西安市第十七中学的教育星河中,“拾·起” 文化符号如皎皎明月,以谐音之妙暗合校名,更寄寓拾取真知、向光启程的美好愿景。“拾光起志,笃行致远” 的办学理念,恰似温润的春风,吹拂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大家以 “拾寻身边的教育家精神” 为帆,起航这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校园中那些默默耕耘的身影,正以匠心守望讲台,用情怀滋养心灵。让大家一同走近他们,聆听教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让教育家精神在十七中薪火相传,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胡武齐,男,中共党员。西安市第十七中学数学一级教师。2007年7月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曾获未央区优秀班主任、教育集团中考成绩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优秀党员、校级党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教学设计《分式》和教学论文《创建和谐数学教学氛围的方法》均获市级三等奖,并多次承担校级公开课且斩获佳绩。

在西安市第十七中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他深耕讲台十七载,用严谨的逻辑勾勒知识脉络,用温暖的陪伴点亮学生成长之路;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践行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就是数学一级教师胡武齐。

一、扎根讲台,做潜心育人的“耕耘者”

2008年盛夏,胡武齐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踏入西安市第十七中学的校门。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他始终将“上好每一堂课”作为初心使命。数学是抽象的,但在他的课堂上,数字与公式总能变得生动鲜活。教学中,始终追求“和谐”二字,曾在《创建和谐数学教学氛围的方法》中写道:“好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场域,是思维碰撞的舞台。”这正是他教学理念的生动注脚。他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质疑,甚至“挑战”老师的解题思路。他总说:“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台,是大家的思维游乐场。”

记得有次讲几何证明题,他刚在黑板上画出辅助线,后排平时总爱转笔的同学突然举手:“老师,我觉得不用连这条线,用外角定理好像更简单!”话音刚落,教室里静了几秒——以前没人敢在老师推导到一半时打断。但他立刻擦掉板书,笑着把粉笔递了过去:“来,讲台借你十分钟。”该同学红着脸走上讲台,手里的粉笔都在抖,他却在一旁帮着擦黑板:“别怕,错了我们一起改,对了就是全班的收获。”当学生磕磕绊绊推导出更简洁的解法时,他带头鼓起了掌,连平时总趴着睡觉的男生都抬起了头。在他的课堂上,内向的学生敢于举手,调皮的学生专注投入,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学风悄然形成。

二、情系学子,做点亮心灵的“引路人”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作为班主任,他深谙,教师的责任不止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品格。他的班级管理秘诀,藏在无数个细节里:

清晨时分,他总会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打扫卫生时,会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顺手扶正歪斜的课桌椅。

早读期间,他不只是巡查纪律,会悄悄走到走神的学生身边,用指尖在课本上轻点该读的段落;遇到声音太小的同学,便轻声鼓励。

日常教学中,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表现;中考前夕,逐一与学生谈心以缓解压力……

从教十七年来,他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真谛——那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是对学生成长的责任与担当,是对教学创新的执着与追求。 

如今,站在新的教育征程上,他依然步履坚定。他说:“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愿继续做那个点灯人,用微光汇聚星河,照亮更多学子的前行路。”这朴素的话语里,藏着一位人民教师最动人的情怀,也映照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底色。


责任编辑:唐琨